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在我这样一个从北方迁居鹏程的人看来,深圳的四季不太分明。我的体会是:春天相对明朗,夏天比较浓烈,冬天几乎没有,秋天全凭感觉。作为一座绿化覆盖率较高的城市,南国深圳四季常青,即使到了秋天,也是满城翠绿,全无萧条状貌,似乎不见秋的踪影。没有“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的“三秋”景色(唐·王勃《滕王阁序》);更没有“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宋·欧阳修《秋声赋》)的肃杀气象。 罗湖境内的洪湖公园是市民最为向往的地方之一,每当夏日荷花盛开,洪湖公园那一望无际的碧绿莲叶和富有诗情画意的映日荷花让人们趋之若鹜,摩肩接踵,流连忘返。盛夏时节,荷花开了,千娇百媚,翠色逼眼,香气袭人;满塘荷花争奇斗艳,美不胜收,成为鹏城一道美景;观荷、赏荷成为全城一桩盛事。其实,这里不光夏天活色生香的景物令人留恋,荷塘的秋景更能给人遐思与怀想,让人有新的发现。在这里,可以感受与体会不易觉察到的秋天景致和况味。 在 “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罗湖工作、生活近十年,闲暇时间和朋友、同事登梧桐、游仙湖,逛东门、访国贸……真切感受罗湖的山水和人文胜景,享受罗湖的自在、悠闲,心里又说不出的畅快;不过,我去得最多的却是洪湖公园。不仅因为它距离近,更在于它四季不同的景观都能让我有新的体会与感悟,收获新的启迪。 2005年10月下旬的一天,作为一名临聘人员,我参加了一次似乎是关乎个人前途与命运的考试。上午考完,结果未知,走出考场如释重负,心却仍然放不下来。忐忑之中,一个人在午后走到附近的洪湖公园。这是一个阴天,天空低暗,有风在吹,感觉有明显的凉意。进得园内,发现少有游人,没有夏日拥挤的人流和鼎沸的喧嚣,偌大的公园显得空空荡荡,冷冷清清。只有不多的几个人在漫不经心东游西逛,引我注意的是两位身背摄影器材的摄影师在来来回回取景、拍摄,选角度、摆姿势不厌其烦,态度很是认真,神情甚是庄严。他们在拍摄什么呢?荷花早已凋谢,荷叶也不见踪迹,唯有衰败的荷叶竿横七竖八、东倒西歪的立在水面。这难道就是摄影师们拍摄的对象?!荷塘边的柳树风姿依旧,只是风吹过来,让人增添些许寒意。荷塘里,几只叫不出名字的水鸟在捕食,它们看起来十分悠闲,不时东张西望,还常常伸伸脖子、展展翅膀呼唤同伴,似乎并不是为了填饱肚子在觅食,更像是人在清闲时候活动活动筋骨一样,只是偶尔碰上食物时才在水面疾驰,或者受到惊吓迅速飞走;荷塘里的水虽然不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那样的清澈见底,但鱼在水里游动的身影还是看得很清晰。游鱼三两结伴,或者三五成群,自由自在在水里漫步,游走,它们的动作轻柔、和缓,难道它们也和人一样,到了秋天也变得迟疑、淡泊。在这个秋日的午后,在寂静的洪湖公园,荷塘里的水鸟和游鱼似乎为整个世界添加了一点生气和亮色,给心情复杂的我一丝莫名的慰藉。 我在荷塘边的凳子上坐下来,漫看荷塘秋景,细查秋天踪迹,天上云层越来越低,风也越来越大。我的思绪随着水中游鱼的晃动而缓缓流动;恍惚间,整个荷塘变成大千世界,我的思绪随着水中游鱼或静或动或走或止,感觉有许多心思像要倾诉,脑海中闪过一幕幕过去的影像,万千感慨涌上心头。 雨突然下起来,没带雨具的游人四散走开,我坐在凳子上一动不动,两位摄影师穿戴好雨衣继续他们的工作。很快,荷塘水面上浮起一层薄薄烟雾,缓缓从远处飘到眼前,又从眼前游向远方。我随身携带的一把小伞经不起风雨突袭,衣服一会儿就被淋湿,我无动于衷坐在那里,不觉沮丧,反而有一丝得意。秋天的风,秋天的雨,秋天的荷塘,秋天的景致,平时难得看见、难得体会到的鹏程秋天的况味,不正是这些吗?!自然、物态之和谐、幽美,热爱生活人们之怡乐、安逸,庶几全在此也!想到这里,我的心情平静许多。 “听我把春水叫寒,看我把绿叶催黄,谁道秋下一心愁,烟波林野意幽幽。花落红花落红,红了枫红了枫,展翅任翔双羽雁,我这薄衣过得残冬。总归是秋天(总归是秋天),春走了夏也去秋意浓,秋去冬来美景不再,莫教好春逝匆匆……”邻居家大门敞开,效果极佳的音响中传出青芒果演唱的《秋蝉》优美动听的歌声。今天是星期天,左邻右舍都在家休息,享受难得的清闲时光。《秋蝉》是我喜爱的歌曲,我喜欢她唯美的歌词,喜欢她舒缓、低沉、清亮又非常富有感染力的优美旋律,最欣赏的是演唱者很好地把握了歌词的意境,出色地演绎了秋天的节奏、滋味;这首歌确乎不同于一般的校园民谣,“心境如歌”,我觉得歌曲略带淡淡忧伤,最适合秋天欣赏。歌手唱出了人生独特体验、厚重与沧桑,传递出人类对秋天对自然的问候、感激与留恋,饱含深沉人生意味。 林语堂先生说“人生世上如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纯熟时期”(《秋天的况味》)。确乎如此,我以为,春、夏、秋、冬,犹之乎人生中之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人之一生,肇始春之天真、绚丽,开启夏之浪漫、热烈,历经秋之纯熟、丰盈,最后达致冬之宁静、朴素。人到中年,正是秋令。梁实秋先生说得好:“四十开始生活,不算晚,问题在“生活”二字如何诠释。……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中年》) 总归是秋天。与北方相比,鹏程秋天的景象确乎有些单调,但我深知,在枯败荷塘的水底下,能量与生机正安闲积聚,只待来年一声春雷。 总归是秋天。秋天,有许多心思需要沉淀;秋天的况味、人生的况味总是藏而不露,隐而不见,需要用心去发现去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