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336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问需于民] 这个物业公司真的治理不了他们吗?

Rank: 1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深圳市**物业管理公司,坐标深圳罗湖东门街道港丰大厦,长久以来,这个物业公司在这个大厦里肆无忌惮地欺压业主,12345和深圳市民意速办小程序关于这个物业的投诉数不胜数,包括业主和租户对其的猖狂行为也是多次报警,深圳应该没有其它的物业公司能有这么多投诉和报警了。然而对其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这个物业公司欺压业主和租户。

由于港丰大厦历史遗留原因,一直未能成立业委会。在没有业委会的情况下,没有绝大多数业主投票表决的情况(民法典第278条规定)下,擅自单方面将物业费由3.5元涨至5.63元,且未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甚至骗了部分刚买二手房的业主趁其物业交割更名的时候签署涨价的物业合同,来达到其非法涨价的目的。大部分业主不同意涨价金额,仍按原标准缴纳,物业就说业主欠其管理费且以停电梯卡威胁业主。

由于前段时间该大厦一部分法拍房收房,该物业非法阻止拍得法拍房的业主收房,从而被深圳中院罚款并查封了其对公账户,现在该物业为了对抗法院的查封私下要求租客和住户转给其员工私人账户收款码。很多人不同意缴纳给私账拒绝缴纳物业费,于是该物业就通过升级梯控,升级电梯卡,给欠物业费的住户不办理升级电梯卡,要求其交物业费给员工私人二维码后再给其更新梯控,不更新业主梯控卡导致业主用不了电梯。

目前该小区电梯梯控为物业擅自安装,未经业主投票同意,住建局备案的前期物业合同也无梯控约定,目前成为了物业逼业主缴纳物业费的筹码,要求取消梯控!

物业擅自安装梯控也有安全隐患:加上该小区长期以来维修基金为0,物业称无钱维修电梯,有部货梯位于后门长期停摆,电梯老化严重,有电梯长期运行产生巨大回流噪音。但物业却有钱升级梯控,控制每个业主使用电梯。大部分业主的电梯卡刷一次只能按一自己居住的那一层楼,也就是说,刷了卡想按其他楼层也不会有反应。当电梯突发下坠状况时,由于刷卡电梯无法按亮所有楼层,电梯急救方法无法实行,增大了电梯发生故障时的危险性。在这样一个连电梯维修都无法保障的小区装梯控就是置小区住户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于不顾。要求必须取消梯控!

该物业深知起诉业主物业费无法每个业主都胜诉,因为有些业主未签署5.63元的物业管理费合同,但物业依然要单方面涨价,于是物业就用这种下三滥控梯控的手段逼每个业主就范,作为业主们,强烈要求取消该小区所有电梯的梯控!

另外该小区消防也严重不达标,已下达过消防整改通知书(见图),在这样一个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消防隐患的小区安装梯控,威胁业主安全!现在作为业主,要求取消梯控,要求改为无需刷卡自由到达任意楼层!

这样一个物业,不去一个个起诉不交物业费的业主(因为他们深知有的业主手握3.5元物业合同根本告不赢),反而用控制电梯卡的不法手段逼业主交涨价物业费,且交给他们员工的私账,要求有关部门管管!

   长期以来,这个物业一直胡作非为,港丰大厦(又名港澳八号)各个业主关于这个物业的投诉一直不断,且该物业公司在住建局业主评价中获得大量差评,12345和民意速办有无数个不同业主对该物业公司的投诉,然而一直没有看见对这个物业有效的规范治理,这个物业一直用各种方法对抗,在港八这个小小的小区里当着土皇帝,小区业主和租户一直饱受这个物业的各种欺负。

 

 

 

 

 

 

来自: iPhone客户端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来自 2
发表于 2025-9-2 10:56 |只看该作者
  尊敬的市民朋友,您好。对于您反映的问题,街道高度重视,立即展开全面核查。街道、社区此前已多次介入处置。2025年7月3日,街道向棕榈物业下达《提醒函》,督促其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时整改安全隐患以及按规定移交物业专项维修资金。2025年8月21日,街道接访港丰大厦业主代表,针对业委会未筹建成功及物业管理投诉量突出问题,听取其对于物业服务质量、本体维修金缴交相关意见建议,并解答重新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等问题。2025年8月26日,到场核查停用住户电梯卡及物业管理费收款账户异常问题,再次督促提醒,要求其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妥善处理小区物业纠纷。
  关于物业管理费标准问题,街道多次组织住建、市监、不动产登记中心等相关部门及法律顾问研究、协调,也多次约谈物业管理公司,督促其履行好相关物业服务,不得违反《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调整物业管理费收费标准。如业主认为棕榈物业存在擅自调整收费标准、违规收取停车费的问题,可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反映,也可以通过诉讼等法律途径寻求解决,街道也将继续依职责进行纠纷的调解。
  关于升级电梯卡(变相停梯)问题。经了解,棕榈物业向部分欠缴物业管理费的业主发送了升级电梯卡及督促缴费的信息,我办已督促告知棕榈物业不得以任何形式限制业主正常通行权,切实保障业主合法权益。
  关于私人账户收费问题。经了解,棕榈物业因涉诉纠纷致银行账户被司法冻结(保留收款功能)。我办已要求棕榈物业规范物业管理费的收缴,给予业主或租户明确的指引,尽快与法院沟通解冻账户,确保账户收款功能正常。
  下一步,我办将继续压实物业企业责任,不定期查验物业服务状况,确保依法依规经营并按合同提供质量达标的服务。同时,强化协作联动,会同住建、市监、税务、消防、查违等职能部门研究矛盾纠纷处置路径,推动小区平稳有序管理。



查看更多问政答复请点击进入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1

是不是真的这样子了,这也太那啥了吧来自: iPhone客户端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1

一生幸福 发表于 2025-8-31 11:34
是不是真的这样子了,这也太那啥了吧

是的,这个楼盘的黑恶势力由来已久,从以前的开发商何姓商人到现在的物业都是一伙人来自: iPhone客户端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25-9-1 11:03 |只看该作者
到底是谁在一直纵容这个胆大妄为的物业?2024-05-22
https://szbbs.sznews.com/thread-4291899-1-1.html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25-9-1 11:07 |只看该作者
物业霸权:谁在纵容“小区土皇帝”?(来源:一招同学 2025-08-25 23:28 北京)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1441726882883888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25-9-5 09:59 |只看该作者


缺乏业主大会背书的物业服务:名不正言不顺!


来源:业主必备 微信公众号 一招同学.  2025-09-04  10:03 北京




业主大会作为小区治理的核心机构,其“成立难、开会难、履职难”并非偶然现象,而缺乏业主大会背书的物业公司名不正言不顺,因此,物业乱象在所难免。这也是制度漏洞、利益博弈与群体行为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

一、利益集团的系统性阻挠

       开发商及其关联物业公司是阻挠业主大会成立的首要力量。前期物业多由开发商选聘,其利益与开发商深度绑定。成立业主大会意味着前期物业的"临时管家"身份终结(相关阅读:90%小区物业摆烂?全因困死在“临时管家”阶段!),可能面临服务质量和财务问题的清算。为维护垄断利益,它们常通过以下手段阻挠:

信息封锁:
拒绝提供业主名册、建筑规划资料,使筹备组无法核实业主身份和公共区域权属。

舆论操纵:
散布业委会成员"动机不纯""敛财"等谣言,制造业主间的信任危机。利用部分业主的"搭便车"心理,强调"业委会无用论",削弱业主参与意愿。

不当施压:
从威胁牵头业主到收买部分业主充当"内鬼",甚至利用法律程序拖延备案,消耗业主精力。
这种系统性手段压制业主自治,使业主大会难以成立或沦为摆设。

二、制度设计的粗糙与执行偏差

法律虽赋予业主成立大会的权利,但实操环节存在明显漏洞:

程序门槛过高:
《民法典》要求"双三分之二"参与表决,但开发商可通过持有未售物业面积操纵投票结果及各种阻挠手段,使业主表决权形同虚设。

基层指导缺位:
街道、社区本应依法指导业主大会筹备,却常因"怕担责""畏纠纷"或其它因素而消极应对,甚至以"材料不全"等理由无限期拖延。

业委会权责失衡:
业委会成员多为无偿服务,难以吸引专业人才长期参与。

三、业主群体的内部短板

业主自身的局限性同样不可忽视:

信任缺失与参与冷漠:
小区是"陌生人社会",业主间缺乏信任基础,易被谣言分化。多数人因忙于生计或抱持"搭便车"心态,不愿参与公共事务,或陷入“集体行动困境”。

专业能力不足:
物业管理涉及法律、财务等多领域知识,普通业主难以胜任,导致业委会即便成立也易陷入运作困境。

道德绑架与期望错位:
部分业主苛求业委会成员"无私奉献",反对合理报酬机制,使潜在参与者望而却步(正如《子贡赎人》)。

《子贡赎人》讲述的在春秋时期,鲁国法律规定,如果有人将在外为奴的鲁国人赎回,则可从鲁国领取补偿金。子贡赎回鲁人却放弃领受补偿,孔子却不以为然,他认为不能对见义勇为者有过高的道德期待,如果大家宣传和学习子贡赎人而不领钱的事迹的话,那么只能导致之后没有人愿意踊跃地将为奴的鲁人赎回国了。

子贡的行为成就了个人的小义,但却无形中提高了行善的标准,或者说是行善的成本,这使得后来的施善者必须向他看齐,否则就会为人诟病。子贡实际上是将做公益这件事加上了严格条件限制,变成只有少数人才可以做到的事情,从社会效果来说,这不是对民众行善热情的激发,却是抑制。

破局关键:制度重构与理性觉醒

打破死结需多管齐下:
降低制度成本:政府主导的线上投票平台,解决线下投票效率低、透明度差的问题;明确业委会法人资格,保障其履职资源。
强化基层责任:明确街道、社区在业主大会筹备中的法定职责,建立问责机制,杜绝"踢皮球"现象。
建立合理激励:允许业委会成员获取合理报酬,吸引专业人士参与,同时通过公开监督机制防止腐败。
培育业主共识:通过普法宣传破除"道德枷锁",让业主意识到义举获得合理报酬才能持续、凭制度管人才是可持续之道。

破除制度性扭曲,回归权利本源

业主大会困局暴露的深层危机,在于物业服务正当性的根本缺失。

1.合法性倒挂:
物业公司未经业主授权即上位,却反过来质疑业主大会和业委会的"代表性",这种荒诞现实助长了物业的免责心态--服务者摇身一变成"管理者";

2.恶性循环的必然性:
缺乏业主大会背书的物业公司,天然缺乏改进动力。服务质量越差→业主越拒费→物业越降低成本(特别是追求利润持续增长的物企)→矛盾越激化,最终演变成基层治理的溃疡点;

3.城市治理的癌变警示:
当市民投诉聚焦物业纠纷,当基层部门疲于"灭火",实则是制度性扭曲对城市治理根基的侵蚀。

唯有回归权利本源,才能破解死结:

● 名正才能言顺:经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其合同才具备法律和道德双重正当性;
● 言顺才能事成:物业面对的是清晰的授权主体(而非散沙化的业主),权责利明确的服务契约将取代无序博弈;
● 事成方得长治:当物业服务回归"按质论价、优胜劣汰"的市场逻辑,基层治理才能真正实现从"堵漏洞"到"建机制"的升级。

业主大会的困境,本质是制度与人性的博弈。唯有通过制度完善打破利益桎梏,通过业主觉醒凝聚集体力量,方能真正让"主人"归位,实现小区治理的良性循环。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