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23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木棉岭社区开启“沟通有方・成长有爱”亲子沟通艺术教育小组活动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8-18 11: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要求,深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8月16日,木棉岭社区党委、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合深圳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共同启动“沟通有方・成长有爱”亲子沟通艺术教育小组活动,通过多个互动环节探索非语言沟通新路径,为家庭关系注入活力。吸引了9对亲子家庭积极参与。
活动伊始,新现代社工以“我们的小组约定”为切入点,引导亲子家庭共同制定活动规则。现场氛围热烈,大家踊跃建言,提出“要认真倾听他人发言”、“不追逐打闹”等建议。社工逐条记录后,全体举手表决通过。为后续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积极参与的良好基础。随后的暖场游戏“鼓声踩踏”中,手鼓咚咚响起时,家长们随之踏步;木棒哒哒敲起,孩子们立刻拍手回应。偶尔节奏稍有错位,亲子们相视一笑及时调整。在默契配合中,大家体会到专注聆听对方的信号,才能步调一致,心灵也更贴近。
节奏模仿练习和亲子乐器合奏环节接踵而至。《春天在哪里》的旋律响起,亲子们跟着讲师指挥互动,即孩子的鼓声咚咚敲起时,家长便停下木棒与木铃,静静注视;家长的木棒哒哒、木铃叮铃响起时,孩子们也收起了手鼓,认真聆听。一静一动间,配合愈发熟练。合奏时更显热闹,木棒的敲打声、木铃的摇铃声、孩子的拍鼓声交织,声音从最初的杂乱渐趋和谐。眼神交汇间,无需言语便知何时发声。音乐成了无形的桥,让节奏传递默契,音符承载心意,原来无需多言,旋律也能让彼此的心贴得如此之近。​​
最后的分享环节,社工以“三个最”引导大家思考。孩子们纷纷表示“和妈妈一起合奏最开心”,家长们则聚焦于“原来不说话也能懂对方”这一感悟。社工及时将活动体验转化为实用技巧——孩子哭闹时,父母先给予拥抱比一味说教更有效
社区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以音乐为非语言媒介,融入专业社工手法,不仅为亲子家庭带来了欢乐,更培育了“用心感受而非只用耳听”的沟通意识。后续四节活动将增加话剧、绘画等形式,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助力亲子家庭探索多元沟通方式,深化彼此理解,促进家庭关系和谐。未来,木棉岭社区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让专业服务成为增进家庭幸福的纽带。
( S2 \" G6 o( ]# o  k4 o! n% D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