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楼主: aiguo98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问需于民] 投诉: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公众号上虚假信息

 

Rank: 8Rank: 8

81
发表于 2025-4-30 14:45 |只看该作者
在现代性语境下,社会治理已超越单纯的技术治理范畴,转而成为关涉人的存在方式、价值实现和社会关系的重要命题。因而,人文关怀应当成为社会治理的应有要求和内在特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不仅是对治理工具理性的超越,更是对人文价值理性的回归。共建共治共享在社会治理基础、过程和目标相统一意义上提供了理解社会治理人文关怀特质的三个维度,分别指向社会治理的主体性回归、过程性协同与结果性普惠,共同指向人的全面发展。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5年04月29日  林瑜胜  《理解社会治理的人文关怀特质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8Rank: 8

82
发表于 2025-5-2 13:05 |只看该作者
紧盯政策“最后一公里”的落地生根。政策的生命力在于落实。党和政府出台的许多好政策,如果卡在了“最后一公里”、得不到有效落实,仍然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嘴上”“走在路上”、落实不到群众身上的文件。因此,精心用好政策“工具箱”、合力打好政策“组合拳”,紧盯政策“最后一公里”,让好政策落地生根、落地有声、落实有效,意义重大。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根本保障,是检验与优化政策的实践依据,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和应对危机的稳定器,是维护政府公信力的关键要素。紧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现实难点和堵点。一要以雷霆手段破除形式主义,用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政策落实的常态长效,防止重部署轻落实、政策出现空转。二要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核心考核指标,通过群众口碑倒逼政策落实质量提升,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政策红利。三要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精准识别分析政策覆盖盲区,实现靶向施策,有效破解政策落实末端梗阻。(来源:《学习时报》2025年4月30日第1版  唐任伍《促进政策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衔接畅通》)(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8Rank: 8

83
发表于 2025-5-6 11:37 |只看该作者
鼓励群众“点题”,及时回应关切抓住重点“破题”,常态化系统施治。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正风肃纪反腐的发力点,既要拿出“当下改”的举措,又要形成“全面治”“长久立”的态势,坚决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5-06 《四川构建监督闭环 破解民生难题》)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8Rank: 8

84
发表于 2025-5-22 11:15 |只看该作者
超大城市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场域。提升超大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应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如何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组织群众、动员群众、依靠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从2023年开始,海淀区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家商量着办”,推进超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切实破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难题,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并最终形成“党建引领、大家商量着办、围着基层转、共建美好家园”四位一体的超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样本。(来源:人民日报   2025年05月22日 李文钊 《超大城市治理难题如何破解(法治头条)》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8Rank: 8

85
发表于 2025-5-22 11:15 |只看该作者
超大城市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场域。提升超大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应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如何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组织群众、动员群众、依靠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从2023年开始,海淀区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家商量着办”,推进超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切实破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难题,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并最终形成“党建引领、大家商量着办、围着基层转、共建美好家园”四位一体的超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样本。(来源:人民日报   2025年05月22日 李文钊 《超大城市治理难题如何破解(法治头条)》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8Rank: 8

86
发表于 2025-9-8 10:39 |只看该作者
您对小区物业满意吗?——红网"时刻微民意"最新调查结果令人震惊仅7.14%的受访者对小区物业表示“满意”。超六成不满收费与服务错配。维修响应慢、资金不透明、业主话语权缺失,行业满意度跌破个位数。物业垄断必须打破,服务本质是为业主而非管理者。(2025-09-0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2234593657621862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8Rank: 8

87
发表于 2025-9-14 10:38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8Rank: 8

88
发表于 2025-9-17 09:53 |只看该作者

您对小区物业满意吗?——红网"时刻微民意"最新调查结果令人震惊仅7.14%的受访者对小区物业表示“满意”。超六成不满收费与服务错配。维修响应慢、资金不透明、业主话语权缺失,行业满意度跌破个位数。物业垄断必须打破,服务本质是为业主而非管理者。(2025-09-0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2234593657621862   
[attach]6252542[/attach]

让老百姓来评价,意味着跳出自说自话、自得自满的怪圈,坚决摒弃“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错误政绩观。必须拓宽民意表达的渠道,完善群众参与的评价机制,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为检验工作成效的试金石。既要迈开“大脚板”下沉一线,又须善用信息化手段广纳民意,让线上线下共同成为汇聚民声的“回音壁”。北京开展“接诉即办”改革,把打分权交给群众;山东开办电视问政节目,官员现场答题;江西瑞昌的板凳议事会,干群同坐一圈、有话直说……这些鲜活的实践,正是让老百姓评价的生动注脚。提供场合和舞台,让群众敢说话、愿说话、说真话,才能让政策制定更接地气、执行更贴民心。群众的掌声,是鼓励更是动力;群众的批评,是监督更是方向。对于老百姓的评价,不能听完无动于衷,而要把群众板凳会上的吐槽、民意调查中的意见,转化为改进工作的切入点。(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9-17 《方圆谈 | 让老百姓自己来评价》)https://www.ccdi.gov.cn/pln/202509/t20250917_448003.html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8Rank: 8

89
发表于 2025-9-22 15:46 |只看该作者
坚持全面系统、及时跟进,多思多想、学深悟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联系实际、立足岗位,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深学细照笃行中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升华觉悟境界、增强能力本领。尤其关注群众呼声这个第一信号,深入一线,亲身体会,经常接触普通群众,洞察他们的喜怒哀乐,倾听他们的肺腑之言。掌握全面、客观、公正的第一手材料,为科学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扬求真务实作风》)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25/0922/c117092-40569217.html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 登录 后才可以回复,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QQ帐号登录
高级模式意见反馈
fastpost
关闭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