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68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廖其定:不顾头上飞驰的子弹,在敌军“眼皮子下”以血...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2-5 13: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罗湖家园网讯:罗湖是有着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城区,流传着很多老兵故事,这些故事闪耀着宝贵的精神财富——爱党爱国、艰苦奋斗、舍生忘死、敢于胜利、开拓创新......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铭记历史的同时开创未来,深圳市罗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罗湖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出品了人物故事特别栏目《罗湖红色荣光》,邀请了抗美援朝老战士沈兆兰,战斗英雄陈武贤、战地救护模范廖其定,基建工程兵杨洪祥和新时代退役军人李竞分别讲述他们的动人故事。

廖其定曾是军队的一名卫生员,年仅20岁时就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枪林弹雨中,他无数次出生入死,以血肉之躯守护伤员战友。廖其定先后获得个人一等功、战地救护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但他却尘封功绩,连对妻子女儿也甚少提及,直到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他的事迹才得以重现。

从部队转业后,他成为一名人民警察,继续穿上饱含着庄严使命的制服,为国为民贡献一腔热血。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位老兵的故事。

我永远都记得那个时间,那是1979年2月17日凌晨4点左右,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那年我正好20岁,是连队里唯一的卫生员,我们连队作为尖刀连,奉命越过边境线进行穿插作战。天亮的时候,我们连胜利占领越南的910高地,迅速往莫隆方向进攻,以配合兄弟连队围歼莫隆公安屯的敌人。

按照部署,我们连队指挥所暂时留在910高地,其他的战友先下山。可是不久,山下响起阵阵的枪声炮声,几分钟后,对讲机里便传来了呼叫卫生员的声音。我听到了求救声,夹起药包就要往山下冲,指导员把我拉住,他说现在敌人的重机枪都在山下封锁,要我等一会儿,和指挥所的战友一起下去。

对讲机里,呼救战友的声音越发急切,我顾不了那么多,我是一名卫生员,职责所在,就得去抢救战友!于是,我甩开了指导员的手,连滚带滑,到达了第一线。

现场真是触目惊心!粗略一数,七八个战友牺牲,还有不少战友还在流血。我来不及细想,也顾不了头上“咻咻”飞过的子弹,抓紧时间、抢救伤员。就这样,在敌人的“眼皮下”,我抢救了7名伤员,还运回了两具烈士遗体。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30个日日夜夜里,莫隆战役是我历经最惨烈的一场。2月22日的凌晨,我所在营穿插途中,遭到了敌人严密伏击,营长命令全部就地疏散。本来我也可以和大部队一起撤退,但是,包围圈里还有很多伤员,我不能走!

当时,伸手不见五指,我耳边都是负伤的战友虚弱的呼叫声。我看不到他们在哪里,我只能循着声音,摸着走,靠着时不时的炮火,照亮前面的路,找到了包围圈里的伤员。我一边包扎一边安抚,找到了一个有利的制高点,把伤员一个一个背到一起,等待大部队来营救。

外面是敌人,里面是丧失战斗力的伤员,我们陷入了困境。更困难的是,伤员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没有喝水了,特别是那些失血过多的伤员,水就是他们的生命。我只好将自己仅剩的水分给了伤员们,还砍下山上的竹子,做了30多幅简易担架,来运输伤员。

救了多少人已经不太清楚,只记得当时,我身上的军装被伤员的鲜血染红,被太阳一晒,变得硬邦邦的。直到下午,我们增援部队赶到后,炮火掩护下,才得以转移。也是这一天,我火线入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3月16日下午,我跟随部队踏上了回国之路。

回想这场战争的过程,我参加了十几次重要的战斗,共抢救了43名伤员。直到战斗结束后,我才发现,随身携带的药箱上竟有6个窟窿。我荣立个人一等功,被原广州军区授予“战地救护模范”荣誉称号。

正因为在战场上的经历,我对军服和警服有特殊的感情,1993年,我转业到深圳,选择了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军魂永存心中,穿着跟军装一样庄严的警服继续为人民服务。

刚刚分到刑警大队一个月,我参加了一起绑架案的人质解救行动,当时情况十分危急,我以踏入战场的心态来面对,最终第一时间将人质背下楼,及时送往医院。

如今,我已经退休了,脱下了警服,但是那些年经历的战斗场景一直历历在目,仿佛昨日。我总在午夜梦回时,想起那时的战友们年轻的面孔,无限惋惜也感慨万千。

革命先烈的鲜血和奉献,换来了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们必须要珍惜、要感恩。这不是一句空话,是我真真切切经历的事情。我由衷热爱我的祖国,是祖国的强大给了我们和平和幸福的生活。

来源:深圳晚报 记者 易芬 见习记者 黄馨莹 编辑 刘嘉敏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闭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