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9 p6 p9 }. L6 C8 e8 N
4 u2 q' l5 A% @; e: K2 Z; u! ~% O; t0 I7 U3 ~5 E
外卖点餐如何避免浪费?平台应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理性消费。近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教育部、商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有关事项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督促食品生产及餐饮服务经营者及单位食堂、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等主体加强作为、创新举措,依法严厉查处各类浪费食品的违法违规行为。《公告》相关内容一经公布,引发网友热议。3 j- q5 y9 l( s8 @2 F
: E: L2 q+ }% z& f1 p9 T, B
反食品浪费法公布施行,意味着反食品浪费不再只是道德规劝,而成了法律规定。法律明确牵头部门和执法主体,兼顾约束和倡导,为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提供了法治保障。但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法规落地落实、见行见效,关键还需要将条文落实为更具操作性的规定流程,需要相关部门相互协调形成机制,让制度“动”起来、执行“硬”起来。此次五部门发布的《公告》,正是让法律顺利落地的务实之举。
$ Y4 r& M% }! Y+ P `9 i' \
: `6 j: Z8 B o2 {; ~) R9 ` 浪费不只在舌尖。时下,不少人仍然认为浪费主要发生在餐桌上。事实上,从粮食产购储加销环节的损失,到食堂卖不完的饭菜,再到生鲜超市保存不善造成的损耗、临期食品的不合理处置,都会造成浪费。此次《公告》明确要求食品生产经营改善食品储存、运输、加工条件,要求食品检验机构探索捐赠、拍卖、合规留用等多种分类处置的方式,从浪费产生的全流程入手,治理舌尖上、餐桌前、运输中、仓储后等各种浪费,形成勤俭节约的合力。: G. r5 \0 b3 ~- x& V, y
$ F' _: Y4 Y: `" N) b “节约粮食,从小做起”是一句耳熟能详的口号,但很多人在认识和行动还没跟上趟。以外卖平台为例,入驻商家希望扩大营业额本无可厚非,但刻意使用“凑单满减”等方式诱导顾客超量点餐有违绿色消费的初衷。对此,《公告》对外卖平台的消费提示做出明确规定,从细节入手也是为了让消费者时时观照自身行为。我们期待,相关主体守土有责,探索更多“微创新”,帮助养成更健康的消费、生活习惯。 b9 x2 x% \) E. K6 p
9 Q" w8 U) R# t" w9 q+ p 《公告》还鼓励学校食堂运用“互联网+明厨亮灶”等智慧管理模式,这一优秀探索正在上升为可供复制推广的经验。的确,能否提出更多既避免浪费又便于操作的方法,直接影响着法律落地的效果。此外,能否明确浪费的标准,能否更好激发公众参与热情,这些问题仍需加速探索。未来,各地各部门还应制定更多可操作办法、程序性条款,从而更好实现立法初衷,让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起来。+ _2 u4 ~7 u Z( Q! B0 [+ _
8 i; A4 M1 y6 w! a9 L6 D( K
今年四月反食品浪费法施行后,江苏南京开出首张反食品浪费法罚单、广西一学校食堂过度挑选菜叶被勒令整改等事件引发关注。正如《公告》所强调,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让严厉查处浪费行为成为常态,我们就能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推动早日形成不想浪费、不能浪费、不敢浪费的社会氛围。(人民网)) Q) U0 `$ z3 K; a; {& n) K
, T; b, i" M$ {- ?' w2 j8 H B
% _7 \+ Z( @, R
) ~. {5 I' w0 Q0 ] F7 _' A/ ]
; b1 r4 K. l3 N% V
2 A# m- r& d K7 m Q/ @0 z!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