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813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些被下架的输入法该醒醒了

Rank: 6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6-20 16: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 ^9 `3 z% ]& H/ Q8 F4 j$ W- |+ l1 q4 _1 }9 l( e- z
9 m, t" N& m( [2 g! @, l& `4 H6 T
  近日,讯飞输入法、搜狗输入法、QQ输入法、章鱼输入法、手心输入法等在多个应用商店被下架!它们都因“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点名通报。
8 {4 K' ^9 ?) h
+ Y* x& ~2 O: c* K. t* @: a  a  数字信息时代,人们用手机或电脑输入法记录与沟通,本来再寻常不过,谁成想,在输入文字的时候,用户的个人信息却被悄悄收集,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相关信息乃至个人隐私还被用于各种商业目的。输入法异变为“窃听器”,人们在愤怒之余,难免后怕。8 F  U0 n9 d! P& s

$ L: F" C9 i. |* d( l2 X, h9 @  由此,一些“莫名其妙”的状况,也有了“合理”解释。比如,才与朋友打字交流育儿经验,手机里的购物APP随即开始推送婴幼儿用品广告——显然,用户八成是被输入法“窃听”并“出卖”了。
$ u% y# K# |/ ^# a2 |* O/ [- V; Q( P* q; m  w  U3 ^! i. j0 i
  人们在私生活中记录或交流的内容,却被商家抓取并转让给第三方,不仅是赤裸裸的侵犯隐私,更使用户在不知情中成为“被消费”的对象。
" }* D3 c* T* D
* b$ c: I9 D( L5 D! N% @  输入法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还具有迷惑性和强制性。就“云同步”功能而言,用户往往被告知,开通后会上传输入内容,形成“专属词库”,提升输入体验。但输入法不会告知用户,“云同步”还会根据“词频”推送广告——这正是“精准骚扰广告”的由来。更有甚者,有的输入法还向用户硬性索取地理位置、通讯录等权限,不同意就“罢工”。甚至某些输入法连用户的朋友圈也“一网打尽”,这些信息将被用作何种用途,细思极恐。
2 n# q/ E' k* `, {6 f) @3 H. w2 ^  p$ b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知名输入法拥有海量用户,管理着庞大的个人信息数据,其肩负的隐私保护责任同样重如泰山。( \4 _+ o3 p: r- `. f8 E
" `: B! |1 w0 ?4 k% J
  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及隐私,法律法规早已就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更是对“App接入第三方应用,未经用户同意,向第三方应用提供个人信息”明确说不。# C& R9 \, u9 `& y2 C$ n/ v: s( `& M, K
' y" G+ K) C: {1 }7 X. U
  法有禁止不可为,是一道红线。此次被通报的违法违规App共33款。众多知名App都涉嫌非法获取、超范围收集、过度索权,暴露出相关经营者怀有“别人做得,我也做得”的侥幸心理。但是,侥幸心理终归难逃法律法规的制裁,必须接受现实的教训。
" o( B6 E. X" Y. b  v7 x
* q. f! q. c& R$ l  Z2 D7 F5 d  有关部门“亮剑”,相关App下架,被勒令限期整改,广大网民拍手称快。奉劝相关App抛弃歪门邪道,尽快改邪归正,勿再试探用户底线、法律红线。经营者必须明白,只有充分尊重用户的合法权益,为用户提供良好服务,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经营,探寻合法的盈利模式,企业才有可持续发展空间。(人民网)8 R( p+ n, z( u& O6 r5 y
  x( N' F4 A2 C. p1 J6 {
) y2 v9 ~: d( ]

/ M# r5 I6 l' n. u9 m& J3 a4 F8 p; g. P* N% C' W9 E( s: O* W
3 h& U( U/ k5 [%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闭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