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897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庭作业,既要减负也要提质

Rank: 6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5-23 17: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9 R6 f7 t  \3 Q+ c; y' E% Z+ T8 _

1 w- F+ L4 o; y5 f: |+ ?- }* e, A7 e# ~* u( r5 B
  一段时间以来,“家庭作业”成为“家长作业”的现象引起了很多讨论。有的学校,一些老师会在微信群要求家长批改学生作业;还有布置的作业学生单独无法完成,需要家长配合共同完成,成了变相的“家长作业”。如何让家庭作业回归育人本位,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治理问题。* d, V! T6 w9 R! s9 P5 Q

' h: J5 v4 ?$ j  l7 K5 W' H8 Z5 s  针对个别地方和学校存在的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问题,前不久,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提出“十条要求”,明确提出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让作业回归到学校育人环节中来。《通知》的出台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对变了味的家庭作业的一次纠偏,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给家长“松绑”,让作业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 B% E7 i% p% q1 ~1 |' L

% n4 X5 W& _$ J/ {# Q/ v4 z; `  家庭作业的本意在于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将教育责任以作业的形式转嫁给家长,则是一种关系错位。这种错位的表现,是家庭作业太多、太难。家庭作业如果太多,处在义务教育阶段孩子的负担就会加重,其间还需要家长帮忙批作业、录作业、视频打卡,这既不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还会给家庭生活带来负担;家庭作业如果太复杂,部分新型创意类作业还需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不少家长为了帮孩子获评“优秀”直接请人“代工”,导致一些由孩子自主完成的作品反而难以脱颖而出。只有科学设计家庭作业,才能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实现家庭和学校的良性互动。! _& B2 i9 N( d4 @3 D) U& V. @6 j

3 s. K" A  K4 U( x& s# F& z( m  对此,《通知》作出了较为全面的回答。针对作业数量过多的问题,强调要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并区别不同学段和年级作出了具体时间要求;为了提高作业质量,要求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同时还要创新作业类型方式,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这些具体举措,体现了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减少了作业管理的随意性,体现了作业设计的专业性与科学性。# q6 l6 E5 q* z8 c. _

' p( ^: O; f  P. z% j  同时,以家庭作业回归育人功能为契机,还可以从更大层面来思考教育减负与提质的关系,思考家庭和学校在教育上的分工协作。从家庭作业的设计来看,不是不要家庭作业,而是要避免其功能异化,在为学生合理减负的同时提升家庭作业的质量,从而切实发挥好作业的育人功能。从家校协同来看,严禁“家长作业”是为了厘清家长与学校的责任,不等于家长放弃对孩子学习的监护责任。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督促孩子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责任感,培养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实现家校协同育人,是家长的教育责任。在厘清家校职责的前提下,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让家长合理参与孩子的学习、成长,才能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7 i1 `- Y& z5 R9 k
! E( \. }& Y- R5 m, p$ [) s1 T  总之,对家庭作业控制总量、提高质量,对家庭和学校进行合理分工,才能让家庭作业回归育人本位,学生才能获得更优质的义务教育。(人民网)
. O6 S5 k6 |  W& m4 ^! s) C
6 w' F( Q1 K! X! K+ x8 T; \& _; e& J
- ], G0 F7 f2 F9 q
% p) _4 W7 W8 W
; ]3 M$ ]* k; s+ I; Q9 x1 d" C8 m! l'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闭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