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深圳碧园环保 于 2021-3-1 09:50 编辑
环保部有统计显示,全国约有3亿农村人口和5000万城市人口的饮用水目前还达不到安全标准,近百个城市无备用水源。换句话说,全中国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口的饮用水不达标。
保障饮水安全,
从保护好水源开始。
那么什么是饮用水水源呢?
比如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等,
这些都是饮用水水源。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将地表水分为五类:
Ⅰ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也就是说,
正常情况下,
比Ⅲ类好的水源就够格了。
到底有多少水能达到这个标准呢?
相对而言,地表饮用水的达标率较高,
而地下饮用水达标率明显降低,
且经过了两个五年才达到。
那么,饮用水水质不达标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
饮用水水源地的污染来源则包括:
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和流动源污染。
简而言之,
点源污染就是有固定的污染源,
由排放口集中排放。
面源污染没有固定的污染排放点。
另外如果出现突发环境事件
也可能污染水源。
最后来认识下饮用水水源地的标志吧!
来源:环保科普365 整理:深圳碧园环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