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4 _$ V4 L' T, J, A
+ i9 r0 M' |9 a
8 e& a" }- ?7 L6 A* W9 G/ M. e, d 近日,在浙江宁波镇海区澥浦镇十七房村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点,村民拿着“绿色存折”陆续前往兑换。根据规则,凡是垃圾分类做得好或参与志愿服务的村民都能在“存折”中增加积分,累积到一定数值,可用来兑换陈醋、大米、肥皂等生活用品,还能兑换健身器械使用券、家庭医生和健康体检等服务。小积分,大作用,“绿色存折”成为以小创新撬动垃圾分类大课题的有益尝试。1 Z5 X! b# G; f" Z' Y2 k
8 c# F6 \) W7 j4 y: A 当前,多地正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由于意识相对薄弱,在乡村推广垃圾分类存在不小难度。如何调动个人积极性,关系到垃圾分类治理的效果,考验着有关部门的治理智慧。将垃圾分类行为与积分挂钩,积分既可兑换生活用品,也可兑换健康服务,“绿色存折”这一实践立足农村实际、简单易行,让村民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不但有利于吸引村民自觉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更有助于将环保意识植根于村民心中。
9 I3 P% c' ?2 g( m3 P0 [4 `+ u3 d! W* _2 j" n
垃圾分类、环境保护不是一日之功。改变管理理念、创新方式方法、强化正向引导,既是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提升环境保护实效的关键之举。把好理念、好做法化为百姓的普遍共识、自觉行动,变“要我分类”为“我要分类”,人人参与、人人保护,农村的人居环境才能变得更加美好。(人民网)
) U& R& H! W3 x* ?0 q7 i2 m! \ B8 H2 k( { G
( ]" ], y# n+ J% C8 e
, N; N' U) w! E8 d. `, M( D2 I/ Z5 H* i" d
/ \' ]0 V! L; K7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