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255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遏制餐饮浪费要严防“浪费转移”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9-4 18: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2 f3 l6 Q2 a0 l; T3 X; N: ?( V+ d6 j" x4 K9 _$ r/ N* p( I
- G5 d; U6 D6 S; H" e
  湖北省商务厅近日印发《湖北省制止餐饮浪费行业规范(试行)》,要求餐饮经营者执行适量点餐提醒提示制度,设置最低消费。《规范》明确,餐饮经营者要主动为消费者提供剩食打包服务,提倡剩食打包积分奖励,对剩食超过一定数量不打包者,增加餐余收费。
" A& W; a$ k4 w. G! w
. Z/ i+ o" j$ Q( H  有人讲,这其实就是“不打包罚款”,有关方面可能是为了避免引发争议,才称之为“增加餐余收费”。背后是否有这样的考虑,暂且不议,但根据这一规定,以后在湖北省的饭店吃饭,如果剩饭剩菜超过一定的量,而且不打包的话,则要额外收费。
# x- X; t% h" d
: D, I* i4 k: k. u& o6 ?* u- f. m  i9 G+ x  出台这一规定,有着较强的现实针对性。现实中的餐饮浪费,不仅表现为剩余了大量的饭菜,还表现为很多人一剩了之,根本就没有打包的习惯。应当相信,上述规定会产生一定的倒逼效果,但也不能太过乐观。不少人担心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有的消费者为了避免被“增加餐余收费”,同意或者要求饭店打包,但打完包带回家,根本就不食用或很少食用,甚至走出饭店就往垃圾箱里一扔。倘若这样,不仅没有节约的效果,反而增加了垃圾分类的难度。
$ \' Z8 m$ |% h) k& F
0 `: d1 w9 p; |7 G* Z3 G/ }  这其实是一种“浪费转移”,看起来盘子光了,食物都被带走了,但浪费并没有解决,而是换一种方式存在。
+ z1 Z( ?7 r. ?1 s8 b+ \* N5 s  D
  餐饮浪费可能“转移”,这个问题提醒我们,要反思遏制餐饮浪费的方式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盘子里有没有剩食物,剩多少食物,都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如果节约理念深入人心,无论是饭店还是消费者都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没有剩余,何须打包?0 T7 d0 T% z: v
/ Z, r9 r5 r4 z$ G# [+ A* N; F
  餐饮浪费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消费者的问题,也有饭店的原因,有些还涉及餐饮行业的痼疾。此次湖北省出台《规范》,要求餐饮企业执行适量点餐提醒提示制度,禁止设置最低消费,就指向了餐饮行业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一些饭店不仅没有制止反而变相制造和纵容了浪费,并且从浪费中受益。单讲最低消费,有一段时间讨论得热热闹闹,后来渐渐悄无声息,一个事实是,很多饭店都有最低消费,而且标准不低。可以说,最低消费造成了不少浪费。% J$ G7 W( J6 k0 N& ~

! r% |! Y0 W# k0 J$ N  指出这一点,意在提醒光盘行动不能只盯着盘,不能把是否打包作为判断光盘行动成效的标尺。即使我们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比如加大惩戒力度,让盘里的菜都装进了打包盒,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杜绝了浪费。如果打包客观上造成了“浪费转移”,甚至给垃圾分类处理带来了压力,那就走向了遏制餐饮浪费的反面。6 _/ a9 X; l  H

! J$ ]& S( X3 c# Q0 h$ e  严防“不打包收费”造成“浪费转移”,最关键还是要从源头抓起。一是推动节约意识深入人心,形成习惯,摒弃“好面子”“讲排场”等陋习,防止诱导消费、强迫消费。二是把节约举措落细落实,从每一个环节抓起,凡是有利于节约的事都要做,凡是影响节约的障碍都要清除。(北京青年报)2 ?& A! e7 }5 T0 C, b7 w+ D
4 |) P# {# z7 t2 `5 `8 [9 N

! D' ?' K) n5 B4 J$ Z  \9 b1 d7 q4 z/ K  _/ e& q4 `, k

$ E' {; b4 a) Z0 Q, [: q( {9 ^; S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闭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