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近段时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火了,云南赛区一个三等奖获得者收到了广泛质疑。作为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的参赛作品居然是“结直肠癌基因敲出”的专项研究。不可否认这个世界有天才,但是这个课题的专业性和知识难度远超其年龄政策水平,通过网友深扒,原来是中科院研究的父母把研究成果给孩子参赛,甚至孩子本身就是拥有美国国籍的“香蕉人”。 上周,这个大赛在武汉再次火起来了,武汉赛区两个孩子的参赛作品也被网友曝光了,他们一样是小学生研究专业课题获奖,一样是研究癌症相关课题,一样有一个高知的父亲。不一样的是,首先她们两个的父亲地位更高、名气更大,她们的父亲对这种明显的造假行为回复更加无耻,因为他是武汉大学某学院院长李某某,他去年曾经被国内外学者怒对,也被人实名举报,但他依然高升,依然站在学术界的顶端,这次事件目前也没有后续。 以前,我们常常吐槽清华、北大是“外国人的大学”,是为外国人培育人才的地方,据网络爆料,他们的毕业生90%以上最后都去了国外。说实话,看到这些数据我们很心痛,也鄙视他们的这种行为。但是现在一波波的事例揭示了那个我们忽视的问题,中国大陆的教育同样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育机构“官僚化”。我们看到许多大学的领导后来到地方任职,这是传统官本位思想的体现,是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文化影响,但同时专业学术人才的从政导致高级学术人才的浪费,同时也导致高校老师形成不注重科研,注重钻营的风气。 二、学术造假盛行。目前我国每年各类论文数量高据世界榜首,但同时我国论文的雷同和类似数据同样高据榜首,大学生毕业论文、硕士论文乃至博士论文又有多少是真正研究的成果,代笔者有之、剽窃者有之,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六月份的时候天津大学和厦门大学的博士论文不就是出现雷同了么,更然人无语的是某些高校当权者饱受公众质疑却无具体调查结论,相关机构的不作为让真正从事研究的人心寒,而机制的不健全也给了学术造假的机会。 三、部分教育和科研工作者道德品质较低。目前社会上,虽然国家严控老师补课,但是实际上老师补课牟利的现象比比皆是,不少老师眼里只有利益。在科研领域同样如此,疫情期间,一则武汉病毒研究所的消息让双黄莲价格飞涨,后经网友发现,原来某所长持有双黄莲公司股份,且该年轻女所长是武汉大学某中科院院士领导的第四任夫人,她年纪轻轻是如何当上这个国家重点研究单位负责人的,后面是否存在以权谋私等等黑幕让网友浮想联翩,最后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综上,虽然我国的教育发展存在了一定的问题,但同时也要看到近几十年我国教育和科研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要传承老一辈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的爱国、奋斗、专研精神,不断纠正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必须检查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对教师和可研工作者的培训和管理,使他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对梁艳萍之类的人员加大查处力度。 二是推进高校体制改革,去除高校官僚化,把高校打造成学术和科研圣地,同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三是继续加大诚信社会体系健身,对学术造假的行为记入个人诚信档案、加大学术造假惩处力度,同时对利用科研谋取私利的行为严肃追责。 四是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要注重老师和学生的道德品质,避免只追求成绩的教育,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