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7 v- @1 j6 p; Z+ t0 `. c" ~! O
5 t4 @9 }( o2 E e
) {- W6 Z" n' z* ]/ e7 L 近日,有网友发现自己手机上安装的很多APP存在频繁自启动、访问和读取手机信息的现象。其中一款移动教学软件“优学院”10多分钟访问手机照片和文件近25000次;另一款办公软件“TIM”1小时内尝试自启动近7000次。$ ^+ w5 b [( b" w) }% G3 D0 W
+ F. l) V% J$ r! t 这名网友能够发现自己手机里安装的很多APP存在频繁自动启动、访问和读取手机信息的现象,要么缘于他心思细密、善于观察,要么缘于他比较精通手机应用,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而对于绝大多数手机用户来说,根本不会知道手机里的APP在频繁启动和读取信息,其中就包括很多隐私信息。
! J# s/ m9 G7 y0 L
# p- N Y8 D: \% a8 S: B7 } 正是大多数手机用户的“不在意”“不精通”,才让不少手机APP变得肆无忌惮。根据业内人士的说法,APP频繁启动,读取用户信息的行为,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通过收集用户各种信息,利用大数据完成对用户的“精准画像”,为后续的精准营销奠定基础;二是APP频繁启动可以“日活跃用户”等流量数据变多,这是APP获得融资和广告投放收入的重要参考。
2 o2 A7 F4 Z' t3 q9 g/ v/ A# d+ L; v: S: ~, m+ K# w) Y
可是不管出于什么原因,APP不经过用户同意就频繁启动、读取信息,都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如果不被及时制止,不但用户会频繁接到APP推送的精准营销信息、垃圾广告,而且还可能造成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带来其他方面的安全隐患。通过启动APP来增加流量数据,就是一种弄虚作假的行为,破坏网络生态环境,最终损害商家和消费者的共同利益。0 ` r+ @& ^5 Y$ n$ P- |7 b
) w: T6 x' w$ Z" W2 j8 T9 Y APP自动启动,不但涉嫌侵犯用户的隐私权,还涉嫌侵犯用户的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即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此外,一些APP通过搜集的信息对用户进行精准营销,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涉嫌不正当竞争,违背了基本的市场经济准则。: U1 x/ {+ o/ x4 G3 s
( R% M$ Z+ T# b
用户要提高隐私保护的意识,谨慎勾选同意APP自由访问自身信息的选项,若碰到强制勾选才可使用的APP,应当及时向厂商、平台和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发现信息泄露应及时举报;对相应APP限制流量,限制后台启动等;同时,为避免窃听窃拍,用户应关闭这类APP的麦克风、摄像头、位置搜寻及访问个人信息等功能。; q9 Q3 V4 U3 W0 }
6 o# W B* ~0 n( W+ M
此外,监管部门应依据《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积极承担监管责任,对违法违规者给予必要的惩戒,及时作出经济处罚、APP下架的处罚等等。(北京青年报)
7 |4 z3 g5 s0 }5 S3 q
8 }$ Y" G ~: A, D3 {. w- D+ ?( w- R) m5 B( f' b
/ G# F. ]9 Y+ d. \, b4 }; V9 g
0 c' }) p( {3 T3 _; m+ C- ^ d0 r: f; M; b/ s#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