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6 t) {! d* p9 v4 M" F; y5 m+ K
1 x" O! [0 ?( I! T* ? s; `
4 Q/ j. b, K; M- Y: A* d" P 疫情之下,复工复产在即,企业如何在发展中脱困,顺势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
/ X& ]/ l i/ g2 H/ `/ k/ ]- n4 O! j0 u4 f
每次危机都是一个转折点,都会滋生新的消费方式和商业模式。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对41家会员企业的调查,提供了企业家们在疫情中的有益思考。要把疫情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除了政策扶持、员工努力,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适应力和创造力至关重要。; a! o; H& D5 A$ m' T0 z9 _
# Y8 W' o* d! e2 ]# \ 疫情催生了“宅经济”,助推了个人用户对在线业务的使用量提升,不少家庭居家所需的各类产品和服务转为线上购买。可以说,疫情客观上降低了电子商务平台的获客成本,集中养成了用户的线上消费习惯。
& H3 N% _% F5 L0 j& c" Y( p4 U( d$ r% }& U' Y, i* d i( f
疫情推动了企业用户,甚至基础设施建设中对互联网要素的使用率提升。此次疫情提示了在线办工、远程会议等面对企业用户的应用场景的诱人魅力,特别是物联网和产业互联网会加速建设。抚州的智慧村医项目,通过各种健康物联检测,实时远程传送医疗图文大数据,提供视频问诊。在紧急状态下,水电气热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生命线”,需要加快能源互联网建设,促进能源供需的高效匹配,优先发展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5 M- [" q2 ]" a8 ]1 R; ~7 y: F! u
疫情推动了“互联网+”在政府端的应用。如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免接触申报审批等,有助于解决防疫和城市正常运转的矛盾。这次疫情防控工作,各地普遍运用大数据手段加强疫情溯源和监测。例如建立电信、网络支付等大数据分析模型,提供人员流动信息,支撑服务疫情态势研判、疫情防控部署。预计后疫情时代,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将加速,支撑整个社会治理体系的科技能力升级。) z6 c* g9 B9 G2 L4 T9 e4 h7 N
# R# q9 l+ B) l. D k1 { 此外,疫情也将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行业带来逆势增长机会。此次疫情早期医疗物资紧缺,这将释放出很多市场机会。民营企业的优势是市场嗅觉灵敏,企业机制灵活,需要加强国家产业政策研究,捕捉和变现政策红利。
7 e( o g' Z+ P4 v* o
: o- u- L j3 _2 `# B% | 在这次史无前例的疫情震荡下,中国产业将加快转型和升级。企业不仅需要一个“熬”字,更需要创新求变意识,敏锐把握需求侧的变化,在供给侧做出优化和调整。只要企业能够在这场严峻挑战中适时调整商业模式,就一定能顽强地站起来。(人民网)/ T! p f/ J2 U* W: p: P
P6 ]4 o9 ^, f. V6 b: B2 u' x0 d: V& C t
$ t0 q, T# j/ F" S/ P* J7 l$ E
! o! y9 W& c; K: ]0 r8 ^
* ~. N9 V, E6 \3 W0 n5 D) P; V+ E: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