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0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规划] 深圳东站二次改造规划,带动龙岗布吉片区二次腾飞

Rank: 3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9-15 22: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深圳东站扩建工程是深圳东部交通能级提升的核心项目,旨在将其从传统普速枢纽转型为普铁+高铁+城际复合枢纽,成为深圳东部都市核心区的发展引擎。以下是结合最新政策、工程进展及区域规划的深度解析:
一、扩建工程的核心内容与阶段进展
1. 功能定位升级与工程目标
- 战略定位:根据《深圳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方案(2024-2035年)》,深圳东站将承担广九高铁跨线列车、深大城际、深惠城际等快速列车的始发终到及通过作业,目标年(2030年)客运量预计突破1500万人次,分流深圳北站15%、深圳站10%的客流压力。
- 核心目标:通过站场扩容、线路接入、换乘优化及站城一体化开发,构建“6地铁+2高铁+1城际”的综合交通体系,成为深港“硬联通”的关键节点。
- 站场扩容:从现有4台11线升级为6台15线,新增高速车场满足高铁始发终到需求。
- 设施升级:配备北斗定位 + 5G物联网智能运维系统,实现列车调度、设备监测全流程智能化;延长既有11道至650米提升接发能力。
2. 分阶段实施与当前进展
- 第一阶段(2025年启动):
- 站场改造:投资2亿元启动高速车场桩基工程及普速场11道延长,同步改造站房设施(如候车室扩容至1.2万平方米、安检机增至9台),2025年春运期间单日最高发送旅客5.8万人次。
- 联络线建设:广九高铁塘厦联络线(设计时速250公里)启动建设,预计2027年通车后实现深圳东站至香港西九龙每日20对直达高铁,车程缩短至35分钟。
- 配套优化:吉华路铁路穿孔桥等项目提升地面交通效率,实现10分钟接入南坪快速、水官高速等主干道。
- 第二阶段(2026-2027年):
- 城际接入:深惠城际深圳段(设计时速160公里)预计2026年11月通车,实现深圳东站至龙城站10分钟直达;深大城际同步接入,强化与东莞松山湖、惠州仲恺高新区的30分钟通勤圈 。
- 高铁运营:2027年广九高铁全线通车后,深圳东站全面投入高铁运营,预计日均客流达8万人次,覆盖赣州、河源、汕尾等方向。
- 第三阶段(2028年后):
- 站城一体化:35万平方米“东站天地”商业综合体开业,涵盖高端零售、商务办公、酒店公寓等业态,形成“枢纽经济消费圈”,带动周边土地价值提升20%-30%。
- 区域协同:与罗湖北枢纽通过地下廊道连通,形成“超级枢纽集群”,贯通东西活力动脉,共享广九高铁、深汕高铁等线路资源 。
- 工程时间安排
●启动时间:2025年第四季度开工,优先推进站台改造与信号系统升级。
●完工时间:2026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具备高铁始发能力;2027年第三季度完工,结合广九高铁通车同步投入运营。
- 改造意义
●交通格局重塑:作为广九高铁跨线列车始发终到枢纽,承担深圳至香港、广州、东莞等方向运输功能,通过塘厦联络线与既有广深铁路改造,实现与广九高铁无缝衔接。
●运营服务提升:通车后每日开行20对直达香港西九龙高铁,覆盖早晚高峰,车程35分钟,较传统广九直通车节省约40分钟;开通至广州东跨线高铁每日30对,车程缩短至1小时内。
●票价优势:广九高铁票价预计80 - 120元,较传统广九直通车降低30%,非高峰时段9折优惠,周末及节假日可能上浮10%,跨境列车支持电子客票。
●通关便利:采用“一地两检”模式,旅客在深圳东站仅需完成实名制验证和安检,抵达香港西九龙站后,在B2层抵港大堂同步办理内地与香港的出入境手续,全程约30分钟。
●周边交通改善:现有地铁3、5、14、17号线直达,步行至高铁站房仅3分钟;规划中的地铁25号线2029年通车设换乘节点;深大城际2026年开通、深惠城际规划接入后,至东莞松山湖、惠州仲恺高新区车程缩短至30分钟。
●经济带动作用:东站天地商业综合体预计2028年开业,涵盖高端零售、商务办公、酒店公寓等业态,形成“枢纽经济消费圈”,带动周边土地价值提升20% - 30%;结合南门墩旧改项目,布吉片区将转型为集居住、商业、文化于一体的“城市客厅”;依托货运功能,计划开通“高铁 + 跨境电商”专列,预计年货运量达50万吨,助力打造跨境贸易枢纽。
投资金额
二、技术创新与工程难点突破
1. 站场扩容与智能化改造
- 高速场升级:从6线扩展至10线(含2条广九高铁正线、4条城际联络线),配备北斗定位+5G物联网智能运维系统,实现列车调度、设备监测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 普速场优化:延长既有11道至650米,提升普速列车接发能力,同步改造站房设施以适应客流增长。
2. 跨线运输与信号系统融合
- 技术突破:将赣深高铁的CTCS-3级信号系统与广深铁路的CTCS-2级系统深度兼容,解决跨线列车全自动调度难题,实现广九高铁与既有铁路网络的无缝衔接。
- 施工挑战:在既有车站上进行扩建,需采用“边运营边改造”模式,通过数值模拟优化施工流程,确保周边建筑物安全(桩基水平位移控制在2.64毫米以内)。
3. 换乘效率提升
- 立体步行系统:建设二层连廊体系,无缝衔接地铁3/5/14/17号线,实现“5分钟换乘圈”;规划中的25号线(2028年通车)设换乘节点,步行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
- 公交接驳优化:东广场设公交首末站,优化28条线路停靠布局,新增“深圳东站-大运枢纽”直达快线(M183路),车程25分钟覆盖深大城际大运站。
三、区域影响与发展机遇
1. 交通网络优化与深港协同
- 跨市通勤便利化:广九高铁开通后,深圳东站至香港西九龙35分钟直达,较传统广九直通车缩短40分钟;深惠城际通车后,深圳东部至惠州南站30分钟可达,强化深莞惠产业带联动 。
- 客流分流效应:预计2027年高铁开通后,深圳东站将分担深圳北站15%、深圳站10%的客流压力,缓解核心枢纽负荷。
2. 站城一体化与经济激活
- 枢纽经济消费圈:“东站天地”商业综合体(35万平方米)与南门墩旧改项目(64万平方米综合体)联动开发,形成集商业、办公、居住于一体的“枢纽活力新城”,预计带动布吉片区土地价值提升20%-30%。
- 产业协同发展:香港居民经罗湖口岸至深圳东站仅需10分钟,可快速抵达龙岗数字经济核心区、坪山高新区等产业高地,促进深港人才流动与跨境贸易 。
3. 战略地位提升
- 国家铁路网络节点:承接深圳西站普速客运功能搬迁(12对普速列车调整至深圳东站始发终到),释放深圳西站枢纽资源用于高铁建设 。
- 大湾区交通网络关键节点:纳入《深圳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4-2035年)》,定位为京港澳、沿海通道两大国家战略走廊的东部支点,助力深圳构建“湾区1小时、内湾半小时”交通圈 。
四、出行指南与注意事项
1. 施工期间交通疏导
- 公交调整:2025年“五一”期间,东广场民塘路、西广场致远中路等路段易拥堵,建议优先选择地铁3/5/14/17号线或网约车B区(原长途客运站)接驳。
- 动态信息获取:通过“深圳交通”微信公众号或车站大屏查询实时列车、公交、网约车信息,避开高峰时段(早7-9点、晚5-7点) 。
2. 未来发展机遇
- 商业投资:“东站天地”商业综合体预计2028年开业,可关注周边商铺、写字楼租赁潜力;布吉老街片区更新(拆除范围39公顷)将释放居住、商业空间。
- 房产布局:深圳东站周边旧改项目(如南门墩片区)将释放居住、商业空间,具备地铁、高铁双接驳优势的楼盘值得关注。
五、总结与展望
深圳东站扩建工程通过功能转型、技术创新、站城融合三大路径,正从“交通节点”向“城市客厅”蜕变。尽管广九高铁塘厦联络线、深惠城际等工程仍需时间推进,但其预留的技术接口和站场扩容已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随着2027年高铁开通、2028年商业综合体开业,深圳东站将成为深圳东部的“交通门户”和“经济引擎”,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发挥核心枢纽作用。建议持续关注官方动态,合理利用现有交通资源,并结合区域规划提前布局,把握枢纽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