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256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评] 阳光分班推动教育变革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9-8 17:0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2025年秋季入学,深圳市教育局一招“阳光分班”,如平地一声惊雷,打破了许多人的如意算盘。
一时间,社会上各种议论、愤懑、失望、附和之声四起,在民间,尤其是众多赶上这一批的起始年级家长,怨言四起——只因入读初一的学生,众多家庭暑假投入大量的财力、时间和精力,忙于准备入学分班测试(虽然大多数学校并未冠以“分班测试”或考试之名,多年来,已经成为了家校间心照不宣的秘密),甚而至于,某些学校在六年级毕业之际,采取多样的方式留下或招来“优等生”,让这些家长和学生充满期待与欢喜;也有部分家长,通过种种关系,请托学校领导在孩子分班上给与关照;对于学校和老师,突然打乱原有的各种规划,困惑和迷茫蔓延,原有的对学生和家长的承诺,计划的重点打造的重点班团队。倏然之间,措手不及。
无怪乎这一举措带来的不适,因多年的积弊,使家长、老师、学校领导习惯了想当然,而忘却教育的真正变革。
毫无疑问,这一招“阳光分班”,是当下推动教育变革的一针强心针。
教育公平,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和基石。学校,尤其是基础教育,就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贴上标签,无异于让这些年幼的心灵带上桎梏。教育就是让孩子发现自己的过程,也是教育工作者不断发现的过程。我们一直在讲,孩子如同一张白纸,可以描写最好最美的图画。那就应该让他们尽情施展,尽力尝试,发现自己的潜能,发现不同的世界。分重点班(甚至以各种素质之名分班),其实质上是给学生贴上标签、贴上等级的行为,而我们还美其名曰“因材施教”,这是对学生的不公平。另一方面,分班必然在学校造成资源不公,重点班的师资力量、资源优势,不一而足。这些教师和班级,在无形之间优越一等,赚足眼球,赚足名利。对于一些平行班,甚至落后班级的教师来说,授业无疑举步维艰,育人更是难上加难,因为这些班级的学生,习惯、行为和信心本就不足。犹记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笔者在黄冈某学校任教,学校领导为避免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力量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为激发教师活力,力排众议,全校实施了封闭式的均衡分班,有效地达成了班级均衡化和公平,极大激发了全校教育教学积极性。
教育改革,一直饱受争议。教育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在教学、在课程。学校本应在这些方面具有完全的主动性和主导力量。现实中,对教育质量的评价,看似多元,实则单一。教学成绩的优劣往往一言定乾坤,中考尤其为甚!初中教学,更是把教师、学生愈来愈束缚在作业、试卷、考试愈来愈多的死循环中,教师拼命抢夺时间、抢夺学生,学生的时间被8、9科教师争夺。课堂改革、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在学校往往都成为了伪命题。某种程度上,“阳光分班”倒逼学校转变教育管理理念、转变教学管理措施、转变课堂教学行为。“阳光分班”没有充分发挥学校分班的权力,却重新赋予学校更多管理思路。班级学生是盲盒,那就需要各个班级之间的师资力量尽量均衡,做到新老结合、骨干力量与普通教师结合,在班主任的选配上,学校管理者应该有明确清晰的标准,使班主任成为班级管理的关键力量;在课程改革上,真正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落实全面育人的目标;教师管理方面,重在培养教师的专业性,培养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让教师有时间、有精力、有余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尊重教师的专业判断和专业素养,鼓励教师充分研究教材、课堂和学生,真正实现有质量、高质量的教学研究。
“阳光分班”是社会发展、教育发展中进步的表现,但其刚刚开始,保证了教育均衡和公平的起点,但其真正落实与效应,尚需不断完善与监督,如分班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个别或部分班级“问题学生”过多,学校该如何处理?到了初二、初三,学校会否改变?学校教师的流动是否会影响起点的分班?个别学校实施之中,是否会表里不一?种种情况,尚有待时间的验证。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8Rank: 8

2
发表于 2025-9-9 11:48 |只看该作者
“阳光分班”,让教育起点更公平!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