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starlet99 于 2025-5-30 06:14 编辑
关于深圳地铁7号线延伸至长岭陂站,打造深圳核心城区的内环线的建议书
一、背景与意义深圳地铁5号线(以下简称“5号线”)作为连接深圳东站和深圳北站的重要线路,承担着巨大的客流量,尤其是在高峰期间,运营压力显著增加。 统计数据表明,07:00-09:00、17:00-19:00时段,该路段更是5号线最拥挤的部分,车站如五和、民治、布吉等地聚集了大量通勤者,导致列车和站台在高峰时段人满为患。 与此同时,深圳地铁7号线(以下简称 “7号线”)的建设和运营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供了重要支持。然而,7号线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环线,其覆盖范围和运营效率仍有提升空间。 本建议旨在通过将7号线从深大丽湖站延伸至5号线长岭陂站,并在高峰期间实现与5号线长岭陂站至太安站区间段的共轨运行,从而有效缓解5号线的运营压力。 共轨运行后,7号线将成功打造深圳核心城区的内环线,进一步提升地铁网络的运营效率。
二、建议方案1. 线路延伸 将7号线从深大丽湖站继续向东北延伸,最终连接至5号线长岭陂站。(附图1:A、B段)
延伸段全长约3公里。 2. 站点改扩 站点1:5号线和7号线太安站,扩展7号线,与5号线并轨。(附图1:C点) 站点2:5号线长岭陂站,靠近科教城绿道侧,平行扩建7号线站点,并与5号线东北方向并轨。(附图1:B点) 3. 共轨运行方案 附图2: 在高峰期间,7号线与5号线在长岭陂站至太安站区间段实现共轨运行。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 信号系统优化:通过升级信号系统,实现两条线路在共轨段的独立调度,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2) 列车编组调整:在共轨段运行的列车采用灵活编组,根据客流量动态调整列车数量和间隔。 (3) 站点衔接优化:在长岭陂站和太安站设置专用换乘通道,方便乘客快速换乘。
三、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 共轨运行需要对信号系统和列车调度系统进行升级,但目前国内外已有成熟的案例可以借鉴。 通过隧道改造和轨道兼容性设计,可以实现两条线路在共轨段的独立运行。 2. 运营可行性 (1) 共轨运行可以在高峰期间有效分流5号线的客流量,缓解运营压力。 (2) 通过动态调整列车编组和运行间隔,可以提高线路的运营效率。 3. 经济效益 (1) 通过延伸7号线并实现共轨运行,可以减少对新线路建设的投资,节省建设和运营成本。 (2) 提高地铁网络的连通性,进一步提升深圳地铁的整体服务水平。
四、实施建议1. 前期研究 (1) 对延伸段的地质条件、客流量和运营需求进行详细调研。 (2) 需要解决大沙河河道、长岭陂水库生态环保保护问题。 (3) 7号线延长线路区域为建成校区,大概率只能走地下方案,而长岭陂站地面高架站点,线路设计和爬升设计可能有难度。 (4) 制定共轨运行的技术方案和运营计划,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2. 建设规划 (1) 将延伸段纳入7号线的三期工程规划,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2) 在共轨段建设过程中,同步进行信号系统和轨道改造,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3. 运营协调 (1) 在共轨段运行前,进行模拟测试和试运行,确保列车调度和乘客换乘的顺畅。 (2)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共轨运行的顺利实施。
五、结语通过将7号线延伸至长岭陂站,并在高峰期间实现与5号线的共轨环线运行,不仅可以有效缓解5号线的运营压力,还能进一步优化深圳地铁网络的结构,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一建议,并尽快开展可行性研究和建设规划,为深圳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选择。 7号线的延伸及共轨运行方案,将形成真正的深圳核心城区的内环线,为深圳打造更加完善的轨道交通网络,助力深圳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城市交通体系。
|
不太理解,建议你研究一下在建的地铁27号线一期线路,都已经设站了,已经将深大丽湖和长岭陂这两个站连起来了,为何还要多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