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当地时间11月19日,“气候影视公益传播”边会暨第九届中国国际气候影视大会评优盛典在第二十九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中国角举行,来自深圳出品的纪录片《城市野性居民》获得金奖。 此次边会由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组委会、深圳市标新科普研究院、国际气候影视促进会主办,邀请各评优获奖影片国家代表获奖单位或导演领奖,交流应对气候变化影片拍摄心得,传播中国民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形象。这也是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首次将评优颁奖环节放在国际舞台上举办。 据悉,本届气候影视大会共收到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862部作品,来自中国的《城市野性居民》获得金奖,来自美国的《气候紧急状态:反馈循环》和泰国的《泰式炒河粉》获得银奖,来自中国的《神“碳”家族之“碳”本求源》、德国的《贝尼村的年轻人》、意大利的《阿尔卑斯地区非本土树种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获得铜奖。 据了解,中国国际气候影视大会(“HCCFF”)是中国首个聚焦气候变化的公益性电影节。自2015年9月启动以来,征集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636部影片,九届共评选出88部获奖作品。 当第一批千里越冬的黑脸琵鹭栖息于红树湾,洪湖公园的荷花池正在上演黑水鸡、喜鹊和黑鸢的自然博弈;当盐田滨海巨兽布氏鲸与巨轮邂逅于一场礼遇,梧桐山泰山涧产卵的香港瘰螈和暑期的学童正活跃于同一条溪流……在《城市野性居民》系列纪录片中,观众不仅能看到1000多座深圳公园里两万多野生动物种族的繁衍和传奇,更会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交融交错而感动。 《城市野性居民》系列纪录片由深圳知名纪录片制作人邓康延,联合深圳国民纪录影视、大渡海文化传媒,以及福田区、南山区、罗湖区制作出品,共三集,分别为《共生之地》《海湾餐厅》《家在公园》。这部纪录片历时3年拍摄,讲述深圳野生动物及其城市生活,展现鹏城充满生机的另一面。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该系列片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 来源:深圳特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