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4776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我的世界工作之旅系列之——马里(上)

Rank: 5Rank: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8-6 09: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我的世界工作之旅系列之——马里(上)
2009年3月5日,在结束了利比亚的四周培训后,我要前往阿尔及利亚去交付为期两个多月的当地培训。去阿尔及利亚需要办理签证,而临近的马里比较容易办理北非各国的签证且办理周期短,加之马里对持有普通公务护照的中国公民免签,所以好多去北非国家出差的中兴通讯员工都被安排取道马里办理签证,然后再飞往目的地国家。
出差非洲的中国人,常常被机场工作人员索要小费。因为来利比亚时通关比较顺利,就以为像利比亚这样的北非富国应该不会有此弊端,可我想错了。5日下午,在的黎波里机场办理出境手续时,我被两位移民局官员拦了下来,理由是我在利比亚停留的时间超过了签证有效期。其中一个官员威胁我说,我可能因此会坐牢。我知道这些人习惯向中国人要钱,因此对于移民官的话我装作害怕的问他,可否有变通办法。两人相视一笑,提出只要我缴纳一百美金的罚款就可通行。听了俩人的话,我从其中一个人手中拿过护照,指着签证页面上的出入境起止日期对他们说:我2月5日入境,3月5日离境,在利比亚只呆了28天,根本没有超过可在该国停留30天的时间限定,罚款的理由显然没有根据。见我有理有据从容不迫,两人面面相觑,在一番没事找事的问询之后,极不情愿给我放了行。
来到二层候机楼,碰见一位中石油的工作人员,他告诉我他刚刚在通关柜台那里因为超期停留而被移民局的人罚款100美金。我看了他的护照,发现他的情况和我基本相同,只是跨月并未超期。我问他是不知情还是被工作人员威胁,他一声叹息后表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种事在非洲经常见到,对于中国人移民局官员会找各种借口索要钱财,大部分同胞都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交钱了事。
飞往马里首都巴马科的飞机是利比亚航空公司的航班,座位前面口袋里一本画册引起了我的兴趣。这是一本有关利比亚总统卡扎菲邀请非洲其它三十几个国家领导人到利比亚协商组建非洲共同防御军队议题为内容的专题画册。被其它非洲国家领导人推举为“国王之王”的卡扎菲被一群国家领导人簇拥着坐在用原木做成的看上去像土著酋长常坐的那种椅子上,满面春风喜气洋洋。两年后当我从新闻中知道卡扎菲死于内战时,回想起那本画册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巴马科和的黎波里有两个小时的时差,到达巴马科机场是3月6日凌晨一点多钟。办完通关手续,取出行李然后坐车去办事处,一切安排停当就已经是早上3点多钟了。在床上胡乱睡了一觉,醒来后一看时间才早上7点多钟。时值三月,正是马里最热的“热季”,白天最高气温高达40度以上,好在夜晚比较凉爽,温度在27、8度左右,不开空调也能入睡。
马里办事处的外事专员告诉我,办理阿尔及利亚的签证一般需要五到七个工作日,除去周末我将在巴马科停留十天左右。为了不浪费时间,我需要给自己找点事情。ZTE马里办事处有位名叫阿里的本地员工,曾经在北京一所著名大学留学五年,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虽然马里的官方语言是法语,但阿里的英语同样很棒,于是我便和阿里套近乎,希望通过和他聊天来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原以为阿里对此会有所保留,可他对我的要求很高兴,用他的话说,我们可以相互学习。阿里每天不定期要外出见客户,于是他从家里给我带了两本英文书,一本《The Wizard of OZ(绿野仙踪)》一本《Gone With The Wind(漂)》。这两本书我都看过中文版,读英文版来虽然有些吃力,好在有网络可以查询还有阿里可以请教,因此并没有太大困难。
马里全国只有一个电信公司且一直由一家法属公司控股运营。两年前收归国有后政府计划进行设备更新和扩大网络规模。为了拿到竞标权,中兴通讯在巴马科开通了一套测试设备,在下面几个城镇开通了测试基站。在等待竞标期间,除了一名工程师每天去机房或者下面基站进行设备例行测试、阿里和一位ZTE的销售人员不定期去局方拜见客户以加强联络之外就只是一些日常事务,这使得我和阿里有较多的时间天南地北地神聊。
马里办事处租住的别墅位于巴马科尼日尔河畔一个富人聚居的小岛上。小岛将尼日尔河一分为二,主河道在小岛的北边,进出小岛的一座单孔小桥位于南边一条宽约十米的次河道上。小岛上大大小小几十栋别墅被成排的椰树包围,道路两旁绿草茵茵鲜花怒放,一宽一窄两条河道中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虽然白天气温在40度左右加之非洲高原的强烈紫外线,行走在阳光下会让人感到阵阵灼热,但只要进到屋内或树荫下,就会马上感觉凉爽。
办事处有位名叫古卢的清洁工,年龄大约在二十六七岁上下,因为古卢英语流利所以被办事处聘请做了清洁工。古卢很健谈,交谈中得知他来自马里北部地区,曾经是一所中学的英语老师,目前和妻子一个两岁的儿子一家三口住在办事处给他提供的免费住房里。古卢告诉我,他妻子也在一家中国路桥公司当清洁工,两口子每月的收入大约有三百美金,因为住房不要钱,而且办事处常常将剩下的饭菜给他们吃,两口子每个月基本没有什么大的花销。在马里,人均收入大约在八十美金左右,像古卢这样的收入算得上是中上水平了。
马里北部地区长期被极端宗教分子控制,时局非常混乱,古卢才带着一家来到了巴马科。因为有太多外来人口,在巴马科找工作很难,古卢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满意,干活儿很卖力。每天他不仅将别墅内所有房间和空地打扫得干干净净,还给办事处所有人洗衣服,帮厨房大师傅买菜理菜。我刚到巴马科的第二天,发现换下来的衣服不见了,找了一圈没找到,还以为是被人偷走了。办事处同事知道后告诉我说,一定是古卢拿去给洗了。同事还告诉我说,在马里小偷小摸是重罪,一旦被抓住不仅会遭到剁指头砍手的惩罚还可能要面临至少六年的刑期。之后我留意观察过,还真的在巴马科街头看见过缺少手指手臂的人在沿街乞讨。这些人是不是因为小偷小摸而被剁了手指手臂不敢肯定,但办事处同事常常会将钱包放在办公室里不锁门就外出这倒是真的。
按马里办事处的规定,在马里等候签证的日子里,每天十美金的伙食补助将由马里办事处统一申报领取不再发放给员工本人。以巴马科的生活标准,十美金伙食费算是相当高的了,所以我们每天的伙食都相当不错。马里办事处常驻人员只有四个人,但每天住在这里等待签证的员工就有五六个,每天都有八九个人在办事处食堂吃饭。因为人员流动性太大,每餐都会剩饭,古卢没来之前,剩下的饭菜大都倒掉。自从古卢来了之后,食堂大师傅老杨就将每顿的剩菜剩饭,全部让古卢两口子拿去吃了,对此古卢高兴得不得了。
每天中午,古卢老婆都要从她打工的公司回来吃午饭。两口子坐在办事处后院的大树下,将装有饭菜的锑锅放在地上,然后将小孩放在身边,两口子对面而坐享受着不要钱的中餐,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当问起古卢对将来的打算时,他告诉我,他们两口子打算长期在首都干下去,等过些年有了积蓄,就要开一家属于自己小超市。看着古卢一家三口幸福美满的样子,我衷心地祝愿他好梦成真。
马里办事处食堂的饭菜花样很多,不仅有腊肉腊鱼甚至还有豆腐醪糟。原来,这些年好多从国内来马里的民工在工程结束后不想回国,于是就在巴马科郊外租地种菜。同胞们到哪里都会沿袭一贯的吃苦耐劳,他们不仅种菜还制作豆腐醪糟咸菜腊肉和香肠。每天早上,种菜的同胞就开着小货车给签约的公司挨家送菜。我问过一位来自山东平度的老乡,他告诉我他在巴马科种菜已经有八年了。因为他是最早在这里为中国公司提供蔬菜的人,前两年又注册公司,生意规模在当地算得上是最大的。平度老乡告诉我,这几年从国内过来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好多人也开始种菜外卖,竞争很激烈。
因为巴马科通讯网络覆盖并不完善,网络带宽严重不足,又因为网络租金昂贵,办事处只有办公室有网络。为了和国内联系,也为了能够上网查阅资料,每天大部分时间我都呆在办公室里阅读阿里给我的那两本英文书籍。
看书看累了,就到小岛上到处溜达,欣赏周围的风景。岛上的别墅大都被别墅的主人出租给了一些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虽然进出小岛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保安措施,但有些公司还是聘请了保安公司的专职保安作为别墅的安全保卫。白天,一些别墅大门口的保安显得比较悠闲,常常看见他们坐在大门口的椅子上用一个小炭炉烧水泡茶。好奇心驱使我走进一位正在烧水泡茶的看上去威猛高大的保安,寒暄之后居然发现他会说英语,虽然并不流利但一般交流基本没有障碍。(未完待续)
DSC00358.JPG
DSC00357.JPG
DSC00359.JPG
DSC00363.JPG
DSC00360.JPG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8Rank: 8

2
发表于 2024-8-7 07:24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 登录 后才可以回复,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QQ帐号登录
高级模式意见反馈
fastpost
关闭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