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每天上班前半小时,当许多人还奔波在上班路上的时候,罗湖区东晓街道木棉岭社区街区长薛玉坤已经带队把堵住社区工作站出入口的违停非机动车迁移到指定停放点,他们坚持每天行动,风雨无阻,这是木棉岭社区深耕“街区制”改革的一个缩影。自街道正式全面实行“街区制”城市管理模式以来,巡查垃圾堆放、非机动车违停、违规遛狗、高空抛物、环境卫生......街区长每天带领街区制成员、社区志愿队伍深入基层一线,下足功夫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助力市容市貌换颜值。
以属地部署为抓手,织密“精网细格” 木棉岭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党委统筹,社区党委书记牵头,街区长主要负责,带领街区制成员成立“街区制”工作小组,分区域划清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各个岗位的分工职责、细化压实工作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的良好格局,健全完善“街区制”工作责任制。
街区长每天根据智慧中心的监测数据,带领由市容巡查队2人、保洁4人、工作人员6人、物业保安10人组成的整治队伍,深入各个小区、垃圾堆放区和非机动车停放区等进行巡查整治,共同治理市容环境“顽疾”。 此外,每天下午上班利用半小时时间,两位网格长带领20名综合网格员对照“九看”问题清单自查格内情况。其余时间,街区制成员在各自岗位上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又能联合作战,汇聚强大合力,畅通治理路径,形成“精网细格”市容环境治理格局。 以融合共建为支撑,专治“疑难杂症” 社区联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志愿队伍建立定期专项整治行动机制,充分发挥文明劝导队、环境提升队、夜间巡逻队等志愿队伍的作用,针对城市治理难点痛点出实招、下真功、求实效。为解决放学高峰期电动车乱停放阻碍道路交通秩序的问题,将每周三定为社区的“电动车乱停放专项整治日”,让拦路车“归位”;针对工地卡口泥头车带泥上路问题,将每周一上午定为社区的“工地卡口联合整治日”,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合行动,开取罚单,并责令车主限期整改;针对市政道路乱摆卖现象,志愿者们动之以情,结合条例进行文明劝导。截至2024年7月,共出动志愿者、执法人员770余人次。
家长余女士连连称赞,“看到你们每天坚守在这,为我们家长和孩子营造安全有序的上下学环境,作为社区居民感到很幸福很有安全感。”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打造“智慧社区” “请您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指定停车区域,不要随意停放在消防通道、绿化带等公共区域......”盘旋在道路上空的无人机正在“高空喊话”,劝导居民群众规范停放非机动车、戴好头盔等文明行为,这一幕不定期就会出现在辖区道路、公共场所等上空。
据社区负责人介绍,社区依托智慧社区管控中心,可以通过视频AI发现辖区内垃圾暴露、非机动车违停、停车场乱摆放、违规遛狗等问题,相关数据能够实时采集、分析和处理,街区制成员随时监测并迅速响应高效处置。截至今年6月底,相关事件处置办结率达到98.5%。科技赋能让社区治理向“精管善治”转变,基本构建起街区网格人员齐抓共管、信息管控智慧赋能、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的智慧社区。
接下来,木棉岭社区将坚持问题导向,结合社区治理实际,持续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居民群众的真实需求和实际困难,找准基层治理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深耕“街区制”改革,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实现城市管理与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双提升。 来源:东晓街道办事处-木棉岭社区工作站 通讯员 闵莉 练双慧
- }+ x: j; A, }, F0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