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6月7日至9日,2023年高考举行,全国1291万考生踏入考场。大考之后,考生和家长们即将迎来另一场关乎未来的考验——报志愿。该选择什么专业?哪所大学?哪座城市?最近几年,部分考生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可能会有些迷茫,原因是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动态调整,每年都有专业点被撤销,也有不少新专业横空出世——2022年新增31个本科专业,今年又新增21个。 金融审计、国际法、工会学、家庭教育、孤独症儿童教育……观察近几年新增的专业,可以发现非常贴合教育部对专业调整的规划——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加快培养紧缺人才。 例如,今年新增的本科专业“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落地北京林业大学,旨在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聚焦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与管理;新专业“乡村治理”落地海南大学,致力于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服务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智力与实践支持;“孤独症儿童教育”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开设,指向全国0—14岁的孤独症儿童超过200万、专业孤独症公办学校只有3所的现实…… 依照教育部等五部门此前制定的高校学科专业调整优化方案,到2025年,全国将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本科专业每年调整幅度将近5%,专业动态调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推进了一场数量足够多、力度足够大、频度足够高的专业结构改革。” 深圳高校在此轮专业调整中也展现出了不凡的魄力,瞄准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深圳城市所需,近年来不断开设指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专业。 选大学、选城市、选专业,对考生与家长来说,三者往往是“合而为一”的。时值2023届考生即将填报志愿之际,本报对深圳高校的“新专业”进行汇总报道,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参考。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三年成立3个新学院 填报志愿选择招生大类 新学院:医学院、音乐学院 成立时间:2021年 学院下设专业: 医学院:临床医学(学制六年)、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生物科学 音乐学院: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2021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立医学院、音乐学院,开设了一批新专业。医学院目前设立临床医学(学制六年)、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生物科学等5个本科专业。音乐学院目前设立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等3个本科专业。 在专业选择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实行试验班大类招生,仅设三个试验班大类:理科试验班、经济管理试验班、人文科学试验班。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无需选择具体的专业,只需要选择一个招生大类。 学生在大一选课前了解各学院及专业优势,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自主选定所属学院,在大一结束时选定主修专业,无名额限制、无选专业考试。只有希望就读金融工程或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需在大一选课前直接选定主修专业。理科试验班包含除音乐学院本科专业外的所有专业,学生选择空间非常大。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中文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还联合开设了“双主修2+2”项目,有意向申请的学生在大一选课前提交申请,并参加学校组织的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入读。本项目的第一主修专业可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开设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市场营销、金融工程”六个专业中选择,第二主修专业为香港中文大学开设的“跨学科数据分析”。学生需在深港两地校园轮换上课和实习,各修读两年。 南方科技大学: 大一不分专业 新增3本科专业培养新工科人才 新专业:自动化、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设立时间:2022年 去年,南科大新增了自动化、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均按物理学大类录取,学制4年。学校本科新生入学时不分专业,在大学一、二年级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按照学校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选择专业。 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专业隶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培养具备材料与电子、光子、信息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新工科人才。有意报选该专业的大一新生,需要在修读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化学原理等课程后,从大二起入读该专业。 自动化专业隶属系统设计与智能制造学院,是一门将自动控制、电子工程、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交叉融合的专业。学院院长、讲席教授段广仁介绍,学院下设自动化教学实验中心,实行精细化培养模式,以学术导师制度,对本科生开展一对一指导,大二学生即可进入实验室获得科研和工作经历。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隶属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培养在国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据系主任付成龙教授介绍,该系针对本科生的培养策略重点在培养学生的表达、理论、实践和工程4个层次的能力,通过贯通型课程项目实践和暑期实践等,实现多维协同育人,培养学生国际化科研的能力。 深圳大学: 2023新增两大专业 加大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力度 新专业:智能建造、智慧交通 设立时间:2023年6月 2023年,深圳大学获批新增2个本科专业——智能建造、智慧交通。这两个新专业学位授予门类为工学,且均为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下设专业,考生选考科目仅物理,修业年限四年。申报材料显示,智慧交通年度计划招生60人,智能建造年度计划招生130人。 智慧交通专业以产学研协同和校企深度合作为基础,致力于将学生培养为掌握交通学科坚实理论基础,具备多学科交叉知识背景,能胜任城市智慧交通相关领域工作的高端复合型创新人才。该专业将探索一种新型校企协同的智慧交通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吸纳企业办学意见建议,力争实现从传统封闭式校园培养方式转为面向行业、校企协同的动态开放培养模式的创新。 智能建造专业在我国首次获批设立时间为2022年,是传统土木工程中延伸出的“新工科”专业。该专业融合建筑学、材料工程、工程管理等学科知识,涵盖建筑与基础设施的设计、制造、运输、装配、运营、维护等生命周期完整链条,体现了智能时代发展新动态。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周海俊主任曾表示,深大智能建造专业的设置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开创之举,重点是以土木工程为基础,围绕5G、区块链、数字孪生、BIM应用、建筑互联网、智能建造机器人等方面培养交叉型学科人才,在深地、深海、深空等领域开展深度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以学科群开展招生 鼓励本科生尽早进入实验室 新专业:机器人工程专业 设立时间:2022年 机器人工程专业是哈工大(深圳) 面向领域前沿新开设的特色专业,也是顺应国家建设需求和国际发展趋势而设立的高校本科“新工科”专业,隶属于哈工大国家首批重点一级学科“机械工程”。学校精选了哈工大最强工科优势学科群开展本科招生,专业设置与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匹配度极高。 根据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公布的2023年本科招生专业,机器人工程专业隶属工科试验班专业集群,该专业实行“1+1+X”培养模式:1(数理基础)+1(领域基础)+X(专业),学生可在本专业集群内任选专业。 哈工大深圳校区招生办在B站推出“专业观察日志”系列节目,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教授、博导宋霜不久前在节目中介绍,机器人工程专业以课堂学习和项目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注重科研训练,以实验室培养、学业导师制、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全力培养研究型人才;鼓励本科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承担科研课题,培养科研素养,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能力。 据悉,哈尔滨工业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机器人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弧焊机器人和第一台点焊机器人,拥有高校惟一的“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对接集成电路支柱产业 培养“芯”人才 新学院:微电子学院 成立时间:2021年2月 学院下设专业:集成电路技术、微电子技术、智能光电技术应用、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深圳信息学院”)紧密对接深圳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强化信息技术办学特色,现有16院2部2所,开设信息类为主的专业51个,其中41个专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强相关。 深圳信息学院的微电子学院成立于2021年2月。作为全国高职类院校的首家微电子学院,学院紧密对接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支柱产业,依托“一颗芯片”组建集成电路技术专业群,致力于培养芯片设计、芯片验证、芯片封装、芯片测试、芯片智能应用的全链条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微电子学院现设有集成电路技术、微电子技术、智能光电技术应用、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4个招生专业,其中微电子技术专业聚焦芯片设计与验证,集成电路技术专业聚焦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和芯片封测技术,智能光电技术应用专业聚焦芯片在智能光电领域的应用,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专业聚焦芯片智能产品开发应用。 深圳信息学院夏季高考招生录取批次为专科批次,分专业招生计划及有关要求均以生源省(区、市)公布的专业目录为准。 深圳技术大学: 新增6专业 着眼应用技术人才培养 新专业:机器人工程、智能感知工程、生物制药、口腔医学技术、音乐表演、新媒体艺术 设立时间:2023年 作为深圳惟一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深圳技术大学肩负着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输送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该校今年增设的本科专业也指向培育大湾区急需人才。其中,机器人工程专业属于中德智能制造学院,融合了机械、电子、控制、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知识,重点培养具备扎实工科基础及机器人系统管理运行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智能感知工程归属工程物理学院,重点培养学生在实时感知技术、智能信息系统、精密制造工程等方面的实践创新能力,为智能终端、智能机器人等领域输送人才。 坪山拥有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深圳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深技大周边有近700家生物医药企业。该校今年新增的生物制药以及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具备良好的发展环境。生物制药专业致力于培养从事生物药物研究开发、分析评价、生产管理、应用推广等工作的应用型生物制药人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强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旨在培养具备基础医学、材料学、艺术美术、制造学、管理学、口腔修复工艺学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音乐学院是深技大今年新开设的学院,音乐表演专业也是该学院目前惟一的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深厚文化底蕴、高超演绎技能的多元化音乐人才。 创意设计学院今年新增的新媒体艺术专业,对接现代设计服务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求,教学内容包含编程、影像、智能科技、交互艺术绘画、空间设计等,培养新媒体艺术应用型人才。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结合中俄优势学科 培养湾区发展创新人才 新专业:智能感知工程、金融科技 设立时间:2023年 智能感知工程专业是智能传感与智能成像、智能感知技术与仪器、智能测试等多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的高新技术密集型综合专业。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优势,深北莫将为该专业学生提供大量赴企业实习的机会。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可选择计算机视觉、智能驾驶、智慧医疗等领域。 金融科技专业属于经济学类专业,依托莫斯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相关学科优势,培养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授课语言为英语,课程体系包含经济学基础、金融、统计学、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具有鲜明的跨学科培养特色。 需要指出的是,深北莫依托中俄合作办学优势,以培养中俄文化教育科技合作和“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级人才为目标,目前已开设了6个“双学籍”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经济学、化学、俄语专业录取的考生,将注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和莫斯科大学两校学籍,符合毕业要求者,可获得深北莫和莫斯科大学两所大学的学位。 来源:南方教育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