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近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罗湖管理局公示《深圳市罗湖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草案)》,前瞻描绘2035年罗湖城区发展的空间战略蓝图,积极探索适应小地盘、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发展转型的规划治理新路径。规划草案包括城市发展、产业、教育、交通、生态等方方面面。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通过与早前的“一主两区三带”规划对比发现,“两轴两带三心四片”新格局对产业的功能定位和区域协同的划分更为细致。而从规划目标来看,规划的远景展望更是延伸至2050年。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数字战略和经济研究所所长曹钟雄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战兴产业的核心是空间匹配的问题,罗湖区要注意错位发展,聚集更多研发型、服务型的企业。在空间方面,大梧桐等区域能够在空间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打造适合制造业的发展载体。此外,还应该从多重渠道,如空间、资金、政策等方面去服务企业转型,真正推动罗湖产业再回归。 罗湖是深圳金融的发源地。四十多年来,深圳金融业不断发展壮大,罗湖也发展成为金融集聚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在深的商业银行总行或市级分行,前20强有11家从罗湖出发并发展壮大;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以及平安银行、国信证券总部,工农中行、人保财险等在深机构,自成立起一直在罗湖。 据笋岗街道党工委书记毕祥伟向记者介绍道,从区域发展定位来看,笋岗是全区唯一市重点发展区域笋岗-清水河片区和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的交汇点。在这片重点发展区域中,笋岗片区被定为高端商务中心区,规划用地3.05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特色商贸、创新金融和文创产业。 在2月8日举办的“深圳创投日”罗湖专场上,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重磅推出五大金融产业载体,包括财富管理集聚园区、数字人民币产业园区、私募量化交易园区、保险创新试验园区、黄金金融特色园区。未来,产业带沿线规划500米以上高塔3座,300米以上高塔7座,拔地而起的新晶都、新寰宇等将与京基100、地王大厦等城市地标共同铸就最美“城市天际线”。 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罗湖区“十三五”期间新增产业空间446万平方米,实现从产业空间上“再造一个新罗湖”。站在新的起点,罗湖下一个十年,将在城市更新与改造的推动下,为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新的机遇。 规划草案指出,为促进产城融合,罗湖优化产业用地用房结构与布局,打造经济密度高、服务水平高、创新浓度高的高品质产业空间。罗湖还将聚焦“7+1”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和资源集聚发展,布局创新锚点,建设创新街区,打造低成本高包容性创新型空间。 在空间上,罗湖全力以赴推进城市更新,率先探索首创整套城市更新区级审批机制,率先开展统筹片区更新改造,过去5年通过城市更新新增产业空间446万平方米,实现再造一个“新罗湖”。 加快建设深港现代商贸升级发展区 2023年,罗湖将全球资源配置力作为深港融合发展先行区建设的题眼,在全球资源要素的汇聚和流通方面狠下功夫。近日,在2023深圳市罗湖区营商环境交流会上,罗湖区的过境土地B1地块再次引起各界关注。 罗湖区提出将与香港有关方面共同开发该地块,建立深港共商共建共享的协调机制,探索“境内关外、视同境外”的特殊监管政策和与香港趋同的税收政策,打造深港双向开放、深度交融的发展示范地。 口岸是连接深港的枢纽门户,罗湖对三大口岸规划周详: 罗湖口岸片区将加快升级改造,优化环境设施,提升通关效率; 文锦渡口岸将加快生鲜货运功能转移,实施片区整体升级改造,打造跨境商务精品口岸; 莲塘口岸则将推动24小时通关和“港车北上”试点,启动生鲜货运设施改造前期工作,推行跨境货运无人驾驶新模式。 来源:南方财经 全媒体记者 吴治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