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罗湖家园网讯:4月8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罗湖管理局公示《深圳市罗湖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草案),规划草案以《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为依据,前瞻描绘2035年罗湖城区发展的空间战略蓝图,积极探索适应小地盘、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发展转型的规划治理新路径。 规划草案包括城市发展、产业、教育、交通、生态等方方面面。 根据规划草案,罗湖将构筑全方位开放格局,实施“中优”、“东进”、“南联”、“北拓”的区域发展策略,并构建“两轴两带三心四片”的城区开发格局,统筹划定控制线,实现罗湖全域均衡协调发展。 规划草案提出,罗湖将在深圳市“一核多心网络化”的开发格局基础上“增点扩心”,城区将形成中心功能拓展轴和深港东部创新发展轴,南部综合服务带和北部创新发展带,罗湖综合服务中心(包括人民南、蔡屋围、东门和笋岗片区)、清水河产业创新中心、大梧桐生态创新中心,以及建设银湖片区、布心-水贝片区、新秀片区、莲塘片区“四片”。 在产业创新方面,罗湖将大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包括蔡屋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笋岗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依托产业链集聚优势,全面提升罗湖区总部经济发展能级,结合罗湖五大核心商圈发展特色,打造高品质商务办公空间。积极培育科技创新集聚区,包括清水河科技创新集聚区,水贝科技创新集聚区,大望-梧桐科技创新集聚区,莲塘科技创新集聚区,布心科技创新集聚区,聚焦“7+1”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和资源集聚发展,布局创新锚点,建设创新街区,打造低成本高包容性创新型空间。加快建设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区,以三大口岸片区为核心,聚焦商贸、金融、旅游等领域深度合作,打造深港跨境流量经济空间,推动现代商贸业全面升级。 在完善公共服务方面,规划草案提出将积极发展特色新型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用地10-15公顷,全面提升高中教育服务能力,高中用地约50公顷,提供不少于28000学位,大力发展高品质基础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用地不少于132公顷,提供不少于132000学位,高质量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幼托学位数不少于44000座。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不少于8000张,机构养老床位数不少于6900张,街道托养床位数不少于900张。 在交通方面,罗湖将优化深圳站、罗湖口岸功能,打造“口岸+高铁+城际+城市轨道”的国家级客运枢纽;高标准建设集高铁、城市轨道于一体的罗湖北站枢纽,引导枢纽与城市、产业融合发展,扩展高铁、城际轨道网络优化口岸功能体系;主动对接港深“双城三圈”,升级改造罗湖口岸,推动文锦渡口岸功能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口岸服务能力;完善国家级客运枢纽,引入深汕高铁,锚固罗湖“东进桥头堡” 的战略地位,研究预控深汕城际铁路线位,全面融入湾区1小时交通圈。 在稳固生态方面,草案提出将构筑“两横七纵五片多点”生态空间格局,推进森林入城、水系联城、耕地融城,开展科学性、系统性、差异化的生态修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区可持续发展。 来源:南方+ 撰文 祁觊 编辑 刘嘉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