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40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懂安全教育日“升级”背后的深意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4-2 12: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今年3月27日是第2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印发专门通知,决定从3月27日起,组织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主题活动,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以“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为重点,广泛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安全教育常态化开展。

自1996年起,我国确定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这一制度的设立,为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保障孩子们健康成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我们也要看到,政策长期执行后可能产生“流于形式”的问题。例如安全教育日,有些学校就满足于开展一两次体验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存在零敲碎打、照本宣科现象,甚至以“告知书”“一封信”或“网课”来代替,看似有声有色,实则走了过场。

去年,中国青年报对1545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调查显示,57.9%的受访家长感到孩子的安全意识不够强,68.9%的受访家长指出学校安全教育停留在理论层面。中国教育学会曾发布中小学生防溺水调研数据显示,发现同伴落水后,有高达30.55%的学生会选择用“手拉手”的方式救人——而这正是多起群体溺水事故的原因所在。这些都反映出当前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短板。

今年,教育部将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升级”为安全教育周,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广泛开展“七个一”主题活动,即“一次家庭教育公开课、一次心理健康专题教育、一次预防欺凌专题教育、一次防溺水专题教育、一次应急疏散演练、一次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和制作“一批安全教育资源”。这些安排,不只是时间上进行了延长,更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规范,对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走深走实无疑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明确,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设置要求,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指出,中小学校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幼儿园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此次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开展“七个一”活动,为促进学生安全教育常态化开展作出了示范。

各地中小学应像安排体育课那样,有计划、成系统地将安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在实际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普及安全知识,结合当地应急救援基地、科普场馆等社会资源,邀请消防、交警及有关专业人员组织专题培训,开展应急避险等演练,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践表明,只有通过不厌其烦的安全知识普及、一次一次深入扎实的应急避险等演练,才能让广大中小学生切实增强安全意识、不断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来源:南方教育时报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闭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