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晚上9点前完不成作业的,事实上是学习困难较多的孩子,包括在学习态度、方法、习惯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孩子,不排除他们利用这一机制故意拖延、逃避作业。对于这类学生来说,定时就意味着减效,与“双减”提质增效的要求构成冲突。对全体学生做统一要求,从教育思想和理念上来看,可能是懒惰的“一刀切”。每个人生活都不会是程序化的,孩子也不例外。孩子作业完不成的原因是复杂的,更需要根据实际状况和因果关系选择应对措施。 ——《“作业熔断”不是减负的万能钥匙》(光明日报) 评价数字技术用得好不好,要看其在多大程度上推进教育摆脱应试化、功利化,重视给学生高质量的教育过程体验,尤其是数字化学习体验;在多大程度上推进学校办学制度改革,提高管理效率,减轻教师的非教学负担,让教师能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促进教师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在多大程度上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落地,对学生的课程学习与成长过程进行过程评价、增值评价,进而成为推进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破除唯分数、重结果评价的突破口。 ——《瞄准教育现代化 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中国教育报) 深化推进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从“包办婚姻”走向“自由恋爱”,要以学生发展真实需求为导向,以学校内生发展为根本。政策是发展的保障,要明确优质均衡目标,突破学校单元办学思路,用活经费、编制、治理变革与绩效评估机制,加大对办学实践创新与探索的支持力度,持续调动基础教育集团与成员校发展的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开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 ——《立足高质量发展 提升集团化办学效能》(中国教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