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64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市第一所港人子弟学校!办学亮点大揭秘

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2-1 12: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创办深圳第一所港人子弟学校,学生人数从16人到1000多人,办学规模从一校发展到多校
范围从一市拓展到多市,开启创新力爆棚的融创教育。
港人子弟,究竟如何在罗湖上学?让我们走进罗湖企业,发掘它们的发展故事,看他们如何在罗湖这片热土上落地生根、乘势而行、开疆拓土。今天的主人公是春源教育集团总裁、罗湖区港人子弟学校校监、罗湖区工商联港澳台委员会副主任郑珮珮。
2021罗湖区港人子弟学校迎来建校20周年,很多从这里毕业的孩子回到母校见证这一盛大庆典,翻阅历届1800多个学生的名册,数百个孩子从这里启蒙,走向了世界名校,毕业后又回到大湾区,从事金融、科技、医疗等行业。
上世纪80年代,深港两地商务往来日趋频繁,到2001年,在深圳工作的香港居民已达到13万人。
罗湖口岸是深港两地往来人员最多的口岸。很多香港人跨过罗湖桥,在罗湖工作、生活、结婚、生子,越来越多的港人子女需要解决就地读书的问题。当年的春源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春源)积极响应深圳市委市政府、罗湖区委区政府号召,竭力解决居深置业港人子女的读书问题,创办了罗湖区港人子弟学校。
“当时深圳各区都积极响应建设港人子弟学校,我们也借着这个契机,成立了罗湖区港人子弟学校,这也是深圳以及内地第一所港人子弟学校。”郑珮珮说。
2001年,罗湖区港人子弟学校招收第一批学生,共16名孩子。现在,学校有学生1000多名,教职员工100多名,而春源也从春源实业有限公司发展为春源教育集团,规模从一校发展到多校,范围从一市拓展到多市。留学回来的二代教育人郑珮珮也渐渐接过了集团的具体事务,潜心耕植教育、开拓更新的天地。
在深圳罗湖办学,招收港人子弟学生,罗湖区港人子弟学校的成立,注定它与众不同。罗湖区港人子弟学校实行升中双轨制,为毕业生提供深港两地各类优质中学的多元化选择,是国内首批获得香港官方派位的学校,被称为“离港的香港小学”。凡在校就读的港籍学生,升初中时都会获得香港教育局的官方派位;同时,凡是在校学生无论何种户籍,只要符合深圳“1+5”规定,在升初中时都将获得相应的学位。
融创教育是学校这些年一直遵遁的路子。学校有香港请来的名师,也有内地的优秀老师,根据深港两地的教学现状,学校实行“两文三语”的教学模式:学校大多数课程使用普通话和简体字教学;英语课、外教课使用英文教学;常识课使用粤语和繁体字教学。
学校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和多样化的校园活动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使得毕业生名校录取率显著提高。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未来将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和宜居宜业宜游的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大湾区建设又一次掀起了人才大流动,深圳也出台了多项港澳人才引流政策,随着这些人才的流入,他们子女的教育又成了亟待解决的事情。此时,已有20年办学经验的罗湖区港人子弟学校再次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
“近两年,学校接待了很多调研,我们也毫无保留地把经验和盘托出。”郑珮珮说。扎根罗湖那么多年,春源和罗湖一起成长壮大见证了这里的变化。据罗湖区港人子弟学校不完全统计,2016年之前就业的毕业生,有20%从事互联网等科技行业,是父辈从事此行业的两倍;同时学生家庭构成也随着时代不断变化,20年前学校所服务家庭群体有一半以上从事三大传统服务行业,2016年后,从事科技、教育、医疗、法律等社会新型行业和专业领域的家庭占比快速增长。这些数字,彰显了罗湖的城市新面貌。
“很喜欢深圳,喜欢罗湖。”郑珮珮表示,希望未来可以通过教育促进深港澳青少年之间的广泛交流,满足湾区家庭教育需求,通过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助力和谐家庭构建、增强祖国向心力。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闭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