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锄
西汉(公元前206–前8年)
长33cm 宽25cm
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云南省博物馆藏
铜锄是滇国居民常用的起土农具,器形与用途和中原地区的镢头相似,但銎部结构不同,全部为曲柄装置。柄呈弯曲状,多用带叉丫的树枝略作加工而成。此类青铜工具根据其器形变化,大致分为尖叶形、半圆形、梯形、六边形、曲刃形和荷叶形等,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这种尖叶形铜锄,石寨山和李家山等滇文化墓地均有出土。这件铜锄的整体似1片前尖后圆的树叶,肩部呈椭圆状,銎部为三角形,凸起于锄身正中。
镀锡卷刃铜锄
西汉(公元前206–前8年)
长24cm 宽10cm
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云南省博物馆藏
青铜铸造。整体作半圆筒形,上端近圆弧形,稍宽,下端半弧形,上端横出一方形銎。
镀锡叶脉纹铜铲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
长21.7cm 宽20cm
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云南省博物馆藏
整体形状近似长方形,銎孔三角形,銎凸起于铲叶中央,中脊至前段分为两股,直达铲口左右两角,刃部内凹,銎的三面都有钉孔。
双鸟纹条形铜锄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
长18.5cm 宽10cm 高2.3cm
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云南省博物馆藏
器身青铜铸造,表面镀锡。整体形状大致为长方形,銎凸起于锄叶中央,中脊至前段分为两股,直达锄口左右两角,銎上有回纹、三角纹等。刃部有双鸟刻纹。
曲刃铜锄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
长20cm 宽21.6cm
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
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藏
铜锄的锄叶为薄板,正面中线上段隆起銎,形如阔叶,前锋呈锐角,上端两侧成圆肩下斜,锄身两侧波状弯曲,下段稍向上翘,銎断面呈三角形,三面各有一个钉孔,正面铸有蝉形纹饰,停立鸣叫,形态生动。近口处有凸弦纹。这种曲刃形铜锄当属礼仪器,在播种、“籍田”等祭祀仪式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