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82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罗湖教育战疫日记①|当深圳按下“慢行键”时,他们奔赴...

Rank: 6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3-20 09: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自3月14日起,罗湖区东湖街道布心花园被划为封控区,这里急需志愿者,罗湖区教育局的志愿者团队闻令出发。当天下午,由罗湖区教育局机关干部、罗湖区教科院教研员、罗湖区督学组成的首批30人的志愿者队伍立刻集合完毕整装出发,他们分成两个组,男同志编入物资运送组,化身“快递小哥”,负责比较耗体力的送快递、外卖、蔬菜及其他生活用品上门的工作,这对一群原本从事脑力劳动为主的知识分子来说是严峻的考验;女同志编入核酸检测组,负责协助核酸检测、扫码,上门核酸采样等比较细致的工作,充分发挥女同志心细耐心的优势。
这些天来,深圳的天气越来越热,当室外温度可以达到29℃的高温天气下,他们要身穿厚厚的防护服一工作就是一整天,中间吃午饭休息的闲隙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袖管下水流不止,那是他们的汗水。
这些天来,为了封控区的居民吃好住好,为了确保核酸检测不漏掉了一户居民,他们付出了太多太多。具体他们都经历了什么?从今天起,晶报APP将连载他们写来的战疫日记,分享他们的苦与乐。
作者:朱艳,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教师
●3月15日
“先生看我一脸英勇,说你真是不知道路险且长啊”
就在我生日那天,深圳按下了“慢行键”。我报名下沉社区,当送给自己的一份礼物。14日,收到集结令,带着行李迅速赴布心小学报到。此次支援集中住宿,主要任务是到东湖街道疫情较为严重的翠湖社区布心花园小区参与防控。
谢先生(朱艳的先生)送我去的时候,布心花园已被封,有一例确诊。他看我一脸英勇,忧心忡忡,说你真是不知道路险且长啊。

▲朱艳(右一)和罗湖区教科院教研员陈丽斌老师
根据任务安排,我们迅速到岗。男同事变身快递员,承担布心花园快递运送的重任。炎炎烈日下,他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对所有快递进行消毒处理,分类整理各快递详细地址清单;并用标签纸标识每份快递的地址;最后将相应货物做送到相应楼栋,分单元摆放整齐。这是对体力的重大考验,整个工作从早上8点到下午3点,全程无休息无进食,在29℃的高温下浑身湿透。他们全天轮换,有的上晚上10点-次日早上8点的通宵夜班,凌晨还在为业主找快递。在此,呼吁亲爱的大家,近期非必要减少网购,你永远不知道快递经过了多少风险,也不知道你身边的人为你负重前行了多远。
而我们女同胞,就是这一队“大白”带领的“蓝精灵”(身着蓝色防护服)。出发前还彼此说笑,一同学习防护服的穿法,去了现场才知晓形势远远超出想象,我们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耐心解释、维护秩序、扫码……俨然是训练许久的老手。来不及交流和互相叮嘱,就用眼神给彼此力量。
昨天晚上7点,突然吹起了几许寒风,这一吹就是两小时,让我顿感倒春寒的威力。贝(儿子)打来电话,正在工作中的我匆匆挂断,抬头,看到了月亮。这样的月夜下,我也想家人,也想喘口气,只是来不及想。那么长的核酸队伍,堆成山的快递,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爆发出了洪荒之力,就像每颗星星都在黑夜里无声地、奋力地闪耀。
回到酒店,已是深夜十点。术业有专攻的谢先生对我薄弱的防护知识不断进行培训,只可惜,我无力去学习。趴在床上,强忍着困意写了一篇新闻稿件。我从来没有这么高调和勤快过,只是觉得这次来的同事们都太不容易了。我们都是黑夜里的一颗星辰。有一份热,发一分光。虽然微小,却有各自的力量。
第二天再出发,中午12点到岗。
●3月17日
“人在封控区,说不怕是假的”
封控区里,你永远不知道危险在哪个角落。下沉社区第四天,每天在布心花园来来回回,与各种志愿者、红马甲、“白墩墩”(穿白色一级防护服的人)、“蓝墩墩”(穿蓝色二级防护服的人)穿行而过。虽目前只确诊了一例,紧张的气氛不言而喻。
说不怕是假的。接到通知那一刻起,我们就明白这次的工作有多危险。大家都是能上就上,减轻同事的压力。每次回酒店前,我都仔细消毒,很担心感染。但互相支持,好像就没那么难了。
我们的工作很简单。穿“大白”扫码扫管,穿“蓝精灵”查验身份证和绿码。这是我第一次穿大白,从第一次克服心中的恐惧,到现在熟练地穿脱,越发觉得它可爱。严严实实,密不透风,再戴上N95,全副武装下来,感觉视力和听力都减退了。早班最忙,人多队伍长,太阳就那么火辣辣地射下来,目测地面已高达29℃,跟人在火上烤一样,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耳朵还被N95勒得生疼。戴着双层手套的手还经常不听使唤,扫不到管上的条形码,急得我热汗直冒。
终于熬到下午交班,同事问我:“你现在最想念什么?”
“雪糕,冰咖啡,冻奶茶,游泳池,人字拖……”这是我那刻心里最美好的事物。
晚班会凉快一点,黄昏的布心花园很安静。沙沙作响的落叶,铺满在金色大地,每一处景色都像写下的一句诗。男同事穿梭着给每一栋送菜送快递,偶尔碰见匆匆点头就别过,来不及细聊,只是在工作群里看到了他们的工作照,记录了他们艰辛付出的瞬间。这世界,哪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不被察觉的凡人。
这就是我们的每天。
没有伟大的创举,没有可深度挖掘的故事,我们每天做的都是这些很简单的事。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没有太高的难度,我们要做的就是补位,不让每个关键地方缺人。
很遗憾,照片也没有几张。一进入到工作状态,就人群涌入,来不及照相,来不及摆拍。总是在一身疲惫脱完防护服之后,想起忘拍照了。那又怎样,时间会记得。
晚上,离开布心花园的时候,小区的路边有一排树,我竟然闻到了玉兰的香味。她们说,穿着“大白”你都能闻到?
是啊,闻到了,那是春天的味道,胜利的味道。所有的花香,都告诉我,这个春天,值得纪念。
●3月19日
“爬到第7个6楼的时候,我俩像2只小狗拼命地哈气”
落花时节又逢君。支援社区第6天,是最累的一天,为“私人订制”提供上门核酸采样服务,打通核酸筛查“最后一公里”。
下午3点,我和罗湖区妇幼保健院的医护妹妹两人一组,穿着“大白”,在布心花园每一栋穿梭。我俩很快融成了一个团队,她腰上粘着酒精瓶和药箱,我捧着采集管,爬上每一层楼,一户户敲开居民的门。
所有楼栋都没有电梯,要求“私人订制”的大多是老年人,几乎全在6楼、7楼,且分散在不同门栋不同单元。
我和医护妹妹在爬楼的力度和温度中很快相谈甚欢,聊以慰藉,达成共识。
“姐,下一个是几楼?”
“是你想听的好消息!(那一定是四楼以下)”
“姐,还有个8楼的。”
“留着最后一个去,只有那时候才能拼尽全力。”
“姐,我平时缺少锻炼,体力太差。”
……
走到第5家,主人说要求做核酸的睡着了,要我们等会再来。我们坚持要求喊醒,然后抱出来的是3岁的孩子。我实在忍不住,问为何不下楼做?昨天连两个月的孩子都抱下楼做了。回答是孩子不肯去。这大概就是人世间的群像吧。有善解人意的,也有我行我素的。我们无力改变,但我能让自己做鲁迅先生口中的“向上走,摆脱冷气的中国人”。
爬到第7个6楼的时候,我和她身上已经湿透了。我俩趴在6楼的栏杆上,像两只小狗,在N95里拼命地哈气,脚底的防护服都磨破了。
“姐,我现在特别想奶茶。”
“嗯,很冻很冻的那种,半杯冰。”
趁着凉风,远远望下去,花园的地上有颗用木棉花瓣拼出来的心,我俩傻傻地笑,像并肩的战友,又像是不期而遇的朋友。
我们彼此没有交换姓名,告别的时候,她望着我的背影,大喊了一声:“贝贝妈妈,下次再见,加油!”
落花时节又逢君,相逢的人总会再相逢,不是在战场,就是在去战场的路上。
备注:
罗湖教育战疫日记还将继续,敬请持续关注。下次日记将增加他们同组男同胞志愿者的心声,听听他们会说些啥?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闭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