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88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高奖1000万!深圳出台27条措施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大...

Rank: 6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2-27 19: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1)规模100亿,盐田成立绿色航运基金

近日,《盐田区创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实施方案(2022-2025 年)》发布,由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大力推动、深圳市政府倡导并发起的深圳绿色航运基金在深圳市盐田区注册成立。

深圳绿色航运基金为政策性产业引导基金,由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主管,深圳赤道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运营,总规模100亿元人民币,分期筹措安排。基金首期投资人包括深圳市和盐田区两级政府国资及其它社会资本,并将按照市场化原则运营管理,投资领域主要包括船舶及现代航运服务业。

深圳绿色航运基金的成立是深圳市建设国际海洋中心城市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是通过资本的引领作用,促进深圳航运业转型升级,带动深圳航运金融业快速发展,为深圳航运产业绿色、智慧和高端化发展提供多元化资金支持。同时,深圳绿色航运基金落户盐田区,有利于盐田区丰富海洋产业类别、完善海洋产业生态、拉长海洋产业链条、拓宽海洋产业融资渠道,对于盐田区创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建成海洋高端产业集聚区、海洋科技创新引领区、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合作区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

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张俊杰此前公开表示,海洋经济既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助力,又可以对海洋环境和海洋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全球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金需求非常匮乏,在1.5万亿美元的资金需求中,只有慈善捐赠和官方发展援助的130亿美元的投资,社会资本的参与非常少。在中国,与陆地相比,海洋领域的投资更是存在巨大的资金差距,社会资本的参与非常有限。

据了解,目前国内的航运基金在不同城市已经有所探索,而且诸如招商局、中集集团等大型公司也有相应的产业基金做投资,但绿色航运基金,在深圳在国内可以说是同类基金里面的又一次探索和尝鲜。

(2)最高奖1000万,深圳出台27条措施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深圳2月18日,深圳正式发布“27条”新措施,深圳将围绕建设全球重要商贸中心战略定位,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数据显示,2021年深圳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98.12亿元,比上年增长9.6%。不过相比深圳经济总量的成绩,消费领域仍需继续发力。

根据深圳市商务局官网消息,《深圳市关于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若干措施》已经市政府同意印发。《若干措施》共八部分,合计27条,重点聚焦于补齐商业和消费领域发展短板,锻强优势长板,培育引领消费时尚的平台和领先的商业企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湾区消费高地,深圳有望在今年实现社消零总额突破万亿元大关。

新推出的“27条”措施主要围绕推动解决制约消费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和培育龙头企业等,具体包括:建设国际一流商业载体、集聚全球优质商业资源、培育创新型领军商业企业、打造多元多层次消费新场景、创建享誉全球的消费环境和厚植企业发展的肥沃土壤。如,加快福田中心商业区、后海超级商业区和罗湖核心商圈建设。全市用5年时间建成10个以上的特色商圈(步行街)和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市财政对验收达标的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奖励,区财政按1:1比例进行配套奖励。

(3)重庆开展“一链一网一平台”试点示范

重庆市经信委消息,重庆日前启动制造业“一链一网一平台”试点示范,将支持一批“链主”企业、重点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抱团”发展。此举将实现“行业生态一条链、数据协同一张网、应用服务一平台”,解决产业链企业间的信息数据孤岛、协作效率低等痛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重庆开展“一链一网一平台”试点示范,主要聚焦制造业产业链中的发动机、变速器等重点行业,计划年内推动3家左右重点企业建设行业性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集聚上下游企业50家以上,接入平台的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10%。

“通过建设并应用工业互联网,企业供应链水平得到大幅提高。”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上线供应链协同数字化运营平台后,已对143家供应商的订单交付、入厂验收质量、供应商问题整改进度等信息进行统一监控跟踪。目前,平台已实现研发、制造、物流、质量等多项协同和实时数字管控,企业供应链运行更加顺畅。

(4)绿色低碳发展成为2022年各地产业重点

地方两会透露出各地今年施政新动向,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成为2022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突出亮点。多地谋划出台地方版“双碳”政策体系,其中,推进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和氢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发展成为布局热点。

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江苏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生态环境质量创新世纪以来最好水平。山西开展工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46家,完成清洁取暖改造99.31万户,“散乱污”企业实现动态清零。河南实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改造,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到35%。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35%。

此外,甘肃建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机制,对7大行业重点控排单位开展碳排放核查,首批19家电力企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交易。重庆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整改“两高”项目122个,累计建成绿色园区15个、绿色工厂171个,发行绿色债券142亿元。

根据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推进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和氢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发展,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和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等成为布局重点。重庆提出建设绿色建筑产业园,大力培育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广东提出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和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

不少地方还明确具体指标。上海提出,加快闵行燃机、海上风电等项目建设,新增光伏装机30万千瓦。淘汰落后产能500项,推动500家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新增50家绿色制造企业。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加快推进。广西提出加快防城港、贵港、梧州、百色、玉林等5个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和梧州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创建3个以上绿色园区、20家以上绿色工厂。

华西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孙付表示,2022年,各地更加强调稳步、有序推进“双碳” 计划,统筹做好能耗“双控”和能源保供。国盛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熊园也认为,在“双碳”方面,2022年各地更加强调“有序”推进,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发展新能源、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是主要发力点。

资讯综合自:经济参考报、证券时报、深政观察、深圳发布

【整理】余晴晖 邱永宽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闭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