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v=46.232876712329]Mzg4NzAyMzc0MA==||2247519407||wxv_2280443149946978315[/wxv]
王福泽老师热爱水墨的灵动,他将中国水墨表现技法糅合于水彩画中,形成了自己绘画的个性与品质,他用灵活的水墨技法表现心中的诗和远方。他不安于“眼前的苟且”,诗和远方犹如他笔下的想象绘画和写生创作的两种主要的倾情演绎方式。
王福泽老师擅长用笔墨记录身边的风景,从充满禅意的白云山到异域加勒古城,他的写生作品总让人想起栖居的诗意。
2015 《加勒古城》 64 x 24cm
2017《白云山》65 x 40cm
在这一系列写生作品中,王福泽老师放笔直取,不求形似求神韵的笔墨挥洒,在简洁的意象、单纯的色彩、空灵的构图中,把墨的性能发挥到最大限度,用线与面的冲撞和融合,泼洒大面积的湿与淡,间或以干、浓等重笔镇之,使这些现实生活中的人文情景回放在当下的视觉面前,与现实生活形成反差。
将画作置入南中学堂中,未曾想到,画作与南中学堂是如此的契合,画与建筑的交融展现出浑然的韵致,共同营造出宁静、朴实、轻松的城市山水气氛,撩起了现代人心底对恬静、安逸生活的向往。
展览现场
或许是感受到都市化进程的不可逆转,以及都市化对历史、文化、自然无情的切割、抛弃、改变与摧毁,王福泽老师用笔墨虔诚地对着那些曾经繁华与喧嚣过的,镌刻着时光痕迹的建筑与风景,平和地将它们描画下来,让它们像“长者”一样活在他的“述说”里。
展览现场
ingFangSC-Light;">拥有将近90年历史的南中学堂,也曾因都市化的进程,面临被拆除的命运,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南中学堂焕发新生,ingFangSC-Light;">学堂的白墙黑瓦,具有鲜明的南洋建筑风格的飞檐雕柱也得以留存,这或许是王福泽老师本次选择南中学堂作为画作展出地址的原因之一。
ingFangSC-Light;">部分内容摘自 杨晓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