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对于许多家庭来说 垃圾分类是一件小事 但是 生活家园的绿色美好 正是建立在做好 这一“关键小事”的基础上 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南山两个垃圾分类最美家庭 是怎么做的吧
# 李强家 # 生活垃圾分类好家庭
01 不用谢我,是我们要谢谢你
李强与义工们一起进行小区垃圾清扫工作。
李强出身军人家庭,是一名非常热心的义工,也是中核集团的一名基层干部,目前居住招商街道华彩花园。帮助他人已经成为李强的常态,在他住过的任何小区,只要一提起他,居民必定会竖起大拇指!
进行入户宣传工作。
李强说,在垃圾分类刚开始实施时,他也不太懂垃圾分类,于是经常去社区询问,听社区的工作人员跟他讲解,他才慢慢对垃圾分类专业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他在一边了解的同时,一边开始不停地跟身边人宣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李强下楼扔厨余时,小区的督导员总是会夸他分的细致,会破袋,感谢他。他每次都说:“这话就错了,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不用谢我,是我们要谢谢你,每天都在这里指导居民分类”。
正是因为李强的热心,他的家里人也都了解了垃圾分类,并积极地参与其中。
02 回收光荣,浪费可耻
刘丽蓉是李强的妻子,家里的厨余分类都被她承包了,厨房挂式的厨余垃圾桶也成了她的专属,她每天都会在厨房仔细地分出厨余,甚至连搬家后第一件事也是想着买分类垃圾桶。
妻子刘丽蓉进行垃圾分类。
李雨昕是他们的女儿,她时常会将废弃物收集起来,进行二次利用,做成收纳盒、装饰品、挂画等。当有人笑她像个捡垃圾的一样,她也会很自豪地说:“捡垃圾怎么了?我就是捡垃圾的又怎么样,回收利用废弃物这是光荣的,我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你们浪费才是可耻的”。每当看见路边有义工发放垃圾分类的宣传折页时,她都会问义工多要一些,将这些宣传折页拿到学校去发给同学们,跟他们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
女儿李雨昕将纸盒放入可回收垃圾桶。
# 许车权家 # 生活垃圾分类好家庭
01 以身作则,传播环保教育理念
许车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工作与生活中,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地传播环保教育理念,教导孩子们争做一名合格的环保小公民,并鼓励孩子们也带动家长朋友一起来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许车权妻子日常节约水电,节约粮食,提高废品回收利用比例,减少原材料的需求,将不同类别的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将易腐有机成分为主的厨余垃圾单独分类,为垃圾堆肥提供优质原料,生活处处做到低碳环保。
夫妻俩常常在家里和孩子们进行争夺环保小卫士的游戏,两个孩子在父母的影响下,也积极用实际行动去爱护环境,保护生态资源,女儿许子淇被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基教科评为“环保少年”,儿子许广霖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绿色鹏程、绿叶呵护”的小队活动。
女儿许子淇与儿子许广霖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许子琪荣获“环保少年”荣誉证书。
02 热心公益,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许车权家庭也是环保小家庭,一家都积极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许车权是深圳义工,经常带着妻子、孩子们一起参与深圳义工环保组的环保公益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环保理念,和伙伴们为美好的生活环境贡献力量。
夫妻俩经常在小区里,跟邻居朋友和孩子们分享环保知识,宣传绿色理念,倡导大家共同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许车权还经常与学生举行“环保主题时装秀”、开展暑期“生态环保、节约用水”等不同主题的研究学习,呼吁大家行动起来,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遵循绿色生活方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爱护和美化环境,他们相信,只要人人都参与绿色行动,城市环境就会越来越美丽,我们的社会必然更加文明、和谐、健康。
家庭是推动节能减排、绿色生活的重要力量,做好垃圾分类需要众多家庭的共同努力,每一位成员都用心参与,在保护自然环境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来源:南山区垃圾分类管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