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272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失眠、关节炎...5种疾病高发期来了!但也是调理的好时机!

Rank: 3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8-23 10: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立秋过后早晚变得凉快,中午较热,昼夜温差大,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差的人容易罹患多种疾病。
8 n2 H, D1 h+ _( z  同时,经盛夏暑热熏蒸,此时正是身体恢复的最佳时机,若做好养生便可以达到祛病、延年的效果。0 a( `$ P1 b0 f- k, Z% z7 g
立秋时节,当心4种病9 }: Z  g6 l6 z! n6 ]
  立秋是一年之中气温由升温向降温的转折期,从中医养生角度现在是人体由「升」、「散」转入到「收」、「养」的关键时期。( I7 ]; t8 K) S
  但立秋并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炎夏的余热未消,人们往往不适应气候忽冷忽热的差异,容易出现感冒、上火、燥热等。
2 h0 m# W% A$ _5 N  老人们常说「秋老虎过不好爱生病」,而现代医学也证明,秋老虎天气易诱发多种疾病。, V! ~7 _7 [! a+ @  O; ^! ^
  心血管病要人命
# k5 Z6 F  q$ C1 Q+ @  「秋老虎」闷热高温天气,会使人体大量出汗,血液黏稠度升高,致使发生血栓、心梗、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同时,高温环境下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增加了冠心病的发作风险。+ [  u5 W0 y& k8 x$ u5 M
  面瘫多发危害大: {6 s2 g' P' m! m8 E& C
  立秋后早晚天气变凉,风寒之邪侵犯面部,出现面部神经炎,即面瘫病症。尤其要避免过度劳累后开夜车、饮酒坐车打开窗户,或者老年人夜里开窗睡觉。建议少吹凉风,让身体自然降温。, ~" ?8 B5 Q3 \% I8 P
  严重中暑伤人命
' j$ C# n9 o; H: H0 m/ D# |  「宁可在空调房里哭,也不要在太阳底下笑」是网上热传的一段话,也确实是不少人三伏天的真实写照,毕竟今年三伏天是加长版,要足足晒够40天。立秋过后,依旧是中暑高发期,必须小心。1 ]9 Q. k9 c# u3 v! k
  湿邪饮冷伤脾胃9 g& h8 Q, j5 ^
  立秋后天气仍热,雨水多发。如果不注意祛除夏天残留之湿,致使脾伤于湿,人就可能出现饮食不化、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体弱倦怠等症。* D3 s9 y: E& p+ P
  因此,立秋后取凉须有节制,切忌猛吹空调、过吃冷饮,西瓜、梨、黄瓜等性味寒凉的食物,不宜多吃,免伤脾胃。- s' l# V& g/ L+ I! V
  早晚温差大防感冒
* F6 M2 A/ x) N& V) o" P. p4 m  秋老虎季节,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
0 ^4 s) i7 ?6 Z  特别是大汗淋漓突然进入空调房、或夜晚空调温度太低,寒邪最容易由皮肤进入人体,容易出现感冒。此时要根据气温添衣减衣,少吹空调多通风。0 D% u# z7 l0 C
5种疾病,调理正当时
( v- ?( f1 w5 {. s& c( ^6 f: }  中医认为: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u4 J. M& u4 h2 b+ Y
  那么,哪些“秋季病”高发,如何中医调理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呢?
0 K& G# {; m( S3 \6 ~$ g& q失眠
+ ^- E8 x2 [- o4 R" }( }  病理
' [( P" y5 V1 X( G0 z, S0 o  古诗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到了秋天,人们的心情容易变得郁闷和悲伤。秋季气候干燥,中医上认为易伤阴;而早晚气温变化大,导致气血不畅,易使人情绪悲忧伤神,导致失眠。5 T: @" q' c6 H$ P1 {
  注意6 \. ^& v* q& R3 h+ T* y% m3 K$ |
  出现这种情况,尽量不要吃安眠药,而是以调整气血为主。同时适当进行体育活动,锻炼身体,让心情变得愉悦起来。' |' k7 r: c$ Z$ s
关节炎
, y8 F$ D6 M3 v) t7 I  病理
: x8 h8 g0 z5 h* g. g% [1 a4 n  进入秋季,一方面暑湿蒸腾,另一方面又寒意袭人,极易发生外寒内湿的关节痛症。
3 J& }( L$ R$ @* x  注意
1 ]8 f9 e4 Q8 X% O  防寒保暖,尤其是大汗后不宜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洗澡。有关节炎症病史者,可选猪蹄炖海风藤、木瓜鸡蛋酒等药膳,以祛风通络、化湿止痛,还可用当归、鸡血藤、桂枝、杜仲等煎汤药浴,对防止关节痛发作有积极治疗作用。
: `! E" s2 N5 N, q2 q  P气管炎5 K) m- N- y6 _
  病理( e* P" [9 s) X( V8 d3 E5 G" M
  秋季是慢性气管炎的高发期,它对气候的变化较敏感,且适应性差,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发病,因此要针对气管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积极配合治疗。秋季草枯叶落,空气中过敏物较多,这也是诱发气管炎的病因之一。8 Q/ A% e  _6 R  I/ z0 z
  注意& D3 o5 g* T0 |3 z1 L& `
  故应避免与过敏原接触。另外良好情绪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还要注意改善居室环境,空气要流通,没有烟尘污染。; A4 M2 Z* ~" I; q1 y0 }3 l
肺炎秋燥症
4 }4 g; h  u+ e  B! p8 x2 P7 Q1 x  病理
4 V) ~3 T" A: G  I" M1 \  到了秋季气温则变得干燥,极易导致眼干、舌干、皮肤干燥,中医叫做“秋燥”,秋燥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部位是肺部。
7 r& m3 K. t  [6 t: I. J4 a  注意3 V; U% M- }1 A7 |! B$ I' l
  因此在秋季一定要多喝水,同时在饮食上少吃辛辣,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多吃养阴润肺的食物,如梨、萝卜等。积极加强锻炼,增强肺功能,预防肺炎的发生。
$ B5 K3 o9 S) W0 b: @7 E2 p感冒) z0 \& r& K6 [
  病理% q7 H2 O" C8 Q  R1 i$ f9 ~
  秋季气候忽热忽凉,是伤风感冒的多发季节。* p7 f0 I3 ?% h4 v7 P* F; m3 D" r: q
  注意3 P  \' V: P: ^" W
  在秋天要讲究“春捂秋冻”的原则,注意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运动锻炼对增强体质、减少感冒也很有帮助。
- S9 h2 ?2 o+ ~5 a6 J胃肠道疾病
% F8 R, e% E6 R: c6 g+ G! J6 l  病理
6 c! r/ ^" O9 }$ u* f4 j/ ^+ v) w  在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败,是痢疾、肠炎、冰箱性肠炎等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而秋天气温逐渐变得凉爽,会令很多人胃口大开,暴饮暴食,也容易导致胃部的不适。/ B! C% |- i& k% e
  注意" r3 J- y7 |- ^* S- B% l. W
  此类病人除了注意保暖之外,应当进行体育锻炼,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发病机会,还要注意膳食合理,少吃多餐,定时定量,戒烟禁酒,以增强胃肠的适应力。, A1 ~' H0 D( r4 F3 y( T/ u# D
鼻炎  q# A* X$ S- s; o( V
  病理
- y' }2 k# T) q  秋季的气温通常昼夜温差都很大,这样的气候特点导致鼻炎的频繁发作,特别是对于一些有过敏体质的人群,在秋季由于很难适应这一气候的变化,因此很容易患上鼻炎或者鼻炎发作。
9 a1 M6 a9 K  w# w7 B  注意
  D0 W+ M. g6 S1 {: Z  如果出现有频频打喷嚏直打得头疼、胸疼、肚子疼等情况的话,一定要提高注意了因为这是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这个时候应该特别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并且保证饮食的清淡,这样才能原理过敏源。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