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04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存疑二十又四——七至九年级上下册

Rank: 5Rank: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6-30 08: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存疑二十又四——七至九年级上下册

教材
    2020学年七、八、九年级上下册中,有语气助词“啊”字及其变音变形的语句共32个。
浅析
    教材中“啊”字的变音变形值得商榷。

    一、应如何变音变形

    (一)“啊”字的变音变形,受前字韵母或韵尾等影响。其规则见下:

    1.前字的韵母ɑ,e,êi,o,ü——“啊”变音变形为iɑ 呀
    2.前字的韵母u,ɑo,ou——————“啊”变音变形为uɑ 哇
    3.前字的韵尾-n——————————“啊”变音变形为
    4.前字的韵尾-nɡ—————————“啊”变音为nɡɑ”,形仍为“啊”
    5.前字的韵母-i——————————“啊”变音为“zɑ”,形仍为“啊”。
    6.前字的韵母-i或韵尾r——————“啊”变音为“rɑ”,形仍为“啊”。
    7.前字的尾音m——“变音变形为“mɑ”(“张家”)。
    注:“5”指“zi、ci、si”之“-i”,舌尖前元音;“6”之“-i”,指“zhi、chi、shi、ri”之“-i”,舌尖后元音。两者区别于“1”之“i”(ɑi、bi、di、ei、ji、li、mi、ni、pi、qi、ti、xi、yii”,舌面元音)“6”之“r”,如“er”之“r”。

    上述也可视作规律。如变音变形之“呀、哇、哪”:
    1.“呀”。如“你啊”,“你”,音“nǐ”,其尾音为i,与啊(ɑ连读时,较自然地读出iɑ 呀”。
    “ɑ,e,êo这些不能跟ɑ拼读,变音变形为iɑ 呀”。
    “ü“iiɑ 呀”(?)。
    2.“哇”。如“苦啊”,“苦”,音“kǔ”,其尾音为u,与啊ɑ连读时,较自然地读出uɑ ”。
    “ɑo”实为“ɑu”,ɑ→o”拼不出“熬”的,“ɑ→u”才拼得出“熬”。于是,也作尾音为“u计而非“o”。
    3.“哪”。如“天啊”,“天”,音“tiān,其尾音为n,与啊ɑ连读时,较自然地读出“nɑ ”而不会读出“天呀”、“天哇”的。
   
    (二)严肃文体”音形不变

    (三)“啊”也可不变形只变音。
    书面上都写“啊”,诵读时才根据变音规则、规律分别读作“呀、哇、哪、啊”的。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括号及里内拼音、文字为笔者所加):

    漓江的水真静啊(nɡɑ 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nɡɑ 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呀),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桂林的山真奇啊(呀),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哇),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哪),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二、教材之“啊”

    (一)应变不变(2个)。
    七下118页“……小桃树啊!
    课文共四处ɑ”,三处变音变形为“iɑ 呀”,此处不变。如此显得体例不一;且误导读者,以为“树”后不可变。“树啊”若变,树哇。
    八下13页“……旗啊……”。
    课文共三处ɑ”,两处变音变形为“iɑ 呀”,此处不变。如此显得体例不一;且误导读者,以为“旗”后不可变。“旗啊”若变,旗呀。

    (二)应变变错(22个)。
    1.应uɑ iɑ 呀”(12个)
    七上93、121页;七下98、99、117、133页;八下第10页;九上22页;九下26、100页。
    依次分别为“猫呀、走呀、除呀、苦呀、斗呀、佑呀、走呀、走呀、口呀、苦呀、抖呀、哮呀”。
    2.应“nɑ iɑ 呀”(6个)
    八下第10页;九上88页;九下100、101页。
    依次分别为“尘呀、人呀、澜呀、们呀、剑呀、剑呀”。
    3.应nɡɑ iɑ 呀”(3个)
    八上88页;九下101页。
    依次分别为“上呀、明呀、明呀”。
    4.应“rɑ ”却iɑ 呀”(1个):
    七下80页,“识呀”。

    (三)应变变对(8个)。
    1.变音变形为iɑ 呀”的(5个):
    七上7、26页(雪呀、里呀),七下116、117页(么呀、习呀),九上14页(国呀)。
    2.变音变形为“uɑ 的(2个):
    八下16页(蹈哇),九下23页(好哇)。
    3.变音变形为“nɑ ”的(1个):
    八上46页(看哪)。

    三、修订

    1.或按变音变形规则订正——见上述“二”之“(一)、(二)”。
    2.或全不变形,全写作“啊”,只在读时让老师按变音变形规则分别读出变音——见上述“一”之“(一)”。
    我倾向“1。教学质量较有保证且性价比高。
    笔者曾于2015年参与审读部编版八、九年级教材的工作,对“啊”的变音变形的问题提出质疑。惜正式出版照旧。
    笔者于2019学年再提出上述质疑。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闭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