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宝豪御龙湾2期,小区物业经理钟惠敏向记者演示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箱的用法,只见他打开手机小程序“绿色生活”,对着分类箱的屏幕一扫,箱子门就打开了,投入垃圾后,机箱会自动称重并给予相应积分。
![]()
“这是针对可回收垃圾的智能分类系统,目前还在试运行阶段。”物业负责人钟惠敏介绍。图片来源:河源晚报
该小区是河源市推行垃圾分类工作的一个示范小区。今年以来,源城区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任务来抓,通过以点带面、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方式,重点从体制机制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宣传发动等方面,推动河源市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助力河源创文。
![]()
小区内的垃圾分类宣传墙。图片来源:河源晚报
“刚开始觉得区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很不方便,但是分类投放时间久了,就能轻松地区分开来,也开始有了分类投放的意识。”李女士说。御龙湾二期小区是河源市源城区设立的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之一。记者在小区走访时发现,该小区住户大多能够自觉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不少住户表示垃圾分类已慢慢成为一种习惯。据了解,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系统操作简单方便,居民每次投放垃圾,用手机扫二维码后,点击相应的投放口,投放口的挡板会自动开启,将垃圾倒入后,设备屏幕上自动显示本次投递的垃圾重量,居民可到旁边的积分兑换一体机,用积分兑换小礼品。
完善配套设施切实提升处理效率
宝豪御龙湾2期还有5个生活垃圾定时投放点,分别设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垃圾桶,“每个点都安装有监控,对居民投放垃圾进行全程监督。”钟惠敏介绍。
今年来,为加快垃圾分类工作,河源市区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在垃圾桶(箱)配置方面,目前市区范围内实现配备四类垃圾桶和果皮箱全覆盖,共建设垃圾分类投放亭27个,设置垃圾收集点位5000多个。源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陈志光介绍,目前,全区各环卫保洁公司运输车辆已全部完成密闭化改装,并购买100部快速保洁电动车。
此外,厨余垃圾处理设施正在与多家企业对接,将以社会资本参与的方式,实现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小型过渡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建设项目亦正紧锣密鼓筹备中。
各部门合力推进分类工作
记者了解到,河源市启动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市直各相关单位积极响应,组织志愿者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入户宣传,各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其中,河源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河源市老干局计划组织10场垃圾分类宣传进社区活动,力促社区居民自觉参与到实践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不断提高社区居民自觉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张贴垃圾分类宣传活页6000份,加强垃圾分类宣传,落实行业监管职责,积极推动物业管理小区垃圾分类工作。
![]()
垃圾分类宣传进社区活动。图片来源:河源晚报
“做好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是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的关键。”陈志光表示,接下来,他们还将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和文明引领活动,重点举办少儿绘画比赛、摄影比赛、知识竞赛等14场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
今年中心城区要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6月下旬,《河源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方案》印发出台,明确河源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范围、分类标准、分类体系建设等几大主要内容。7月初,河源市印发《河源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快实现2020年底前市级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
小区内的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箱。图片来源:河源晚报
河源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调研员谢志永介绍,为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河源市选择源城区上城街道作为全市首个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率先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除上城街道外,2020年,源城区其他各镇(街道)至少建成一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市中心城区将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到2022年,市中心城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