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041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圳垃圾分类2.0版出炉,123个优秀小区将推广“楼层撤桶+义工督导”模式

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29 02: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深圳垃圾分类2.0版出炉,123个优秀小区将推广“楼层撤桶+义工督导”模式


导读
    深圳垃圾分类2.0版是什么?是不是不明觉厉?不要着急,听芬芬细细道来。。。
    深圳市城管局从4月份开始在侨香村小区探索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督导试点工作,试点近3个月时间以来,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居民参与率和投放准确率达到50%以上,探索出了深圳住宅区生活垃圾分类的“2.0版本”,侨香村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模式也将在深圳市123个楼层没有设置垃圾桶的生活垃圾分类优秀小区推广。下面,让我们从《晶报》的视角来详细了解下吧~
图片
【晶报2018年7月4日A08版】
图片
深圳垃圾分类2.0版 向123个小区推广
楼层无桶和专业义工督导是亮点
    不知不觉中,深圳小区垃圾分类模式已完成了从1.0版向2.0版的升级。所谓2.0版指的是小区楼层不设垃圾桶,垃圾投放点有专业义工对居民分类及投放情况进行督导,侨香村就是2.0版的典型。7月3日下午,市城管局副巡视员、新闻发言人杨雷在侨香村现场接受采访时表示,7月份起,2.0版的侨香村模式将向全市123个小区推广。
2.0版分类模式的优势
    据杨雷介绍,去年我市在3478个小区投放了5913组标准化的分类垃圾桶,其中在侨香村共投入20组,同时也在这些小区持续开展了周六资源回收日活动。今年4月份起,市城管局开始在福田区侨香村小区开展垃圾分类督导活动。经过为时近三个月的试点,侨香村小区居民参与率和投放准确率达到5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图片
    “我们发现,侨香村之所以短期内就取得较好的分类效果,一是因为楼层没有设垃圾桶,二是因为有专业义工天天在投放点进行督导。”杨雷说,如果说以前的标准分类垃圾桶进小区和周六资源回收日活动是小区垃圾分类1.0版,那么侨香村模式就是2.0版,“既然2.0版证明分类效果显著,那就应该向全市推广。”
    杨雷表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23个楼层没有设置垃圾桶的生活垃圾分类优秀小区,那么下一步就先向这些小区推广2.0版。目前全市大约70%的居民小区楼层都设置有垃圾桶,这会给分类工作推进带来一定的阻碍,也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和环境卫生问题。正在审议和征求意见的“深圳垃圾分类条例”草案已明确规定楼层不允许设置垃圾桶。在占比70%的小区进行楼层撤桶是下一步深圳垃圾分类推进工作的重点。肯定会给居民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但楼层撤桶是垃圾分类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必然会带来居民生活习惯的改变,希望广大居民能够理解支持。
2.0版是怎样炼成的
    “侨香村小区在房地产开发设计时就没设楼层垃圾桶。”侨香村物业管理处环境主管郑先军告诉记者,2012年入伙时,许多居民对此意见很大,说原来住的地方楼层都有桶,你现在不设桶很不方便,更不习惯,要求物业公司必须给各个楼层设置垃圾桶,当时有部分居民还来找物业交涉甚至吵闹。“但物业顶住了,道理很简单,楼层设桶有消防安全隐患,且如果将剩饭剩菜投进去,很快变臭,滋生苍蝇、蚊子、老鼠、蟑螂,破坏楼道环境卫生,还会传播疾病。”
图片
    郑先军也承认,给楼层设桶客观上也会增加物业管理成本。首先是如果给每个楼层设2个垃圾桶,侨香村22个单元至少需购置1540个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另一方面,每层楼都有桶,清洁人员的工作量会凭空增加很多。
后来,全市开展垃圾分类,侨香村成了试点,物业以此为由做居民的思想工作,大家觉悟高,很快想通了,不再强求楼层设桶。当然,楼层无桶的直接效果就是分类成效显著。以玻金塑纸中的玻璃为例,过去半个月到20天才能投满一桶,现在一周就可投满。玻金塑纸回收率高了,送到填埋场和焚烧厂的垃圾肯定就相应减少了。
督导出来的大数据
    在侨香村进行分类督导工作的,是深圳垃圾分类公益服务联盟成员深圳市绿果果低碳环保志愿服务协会的义工。据绿果果负责人刘金利介绍,他们于4月20日正式进入侨香村督导。每天出动22名义工,20人分布到全村20个投放点,时间是早上7-9点和晚上7-9点。另2人则专事巡查工作,以保证督导的质量。
督导的前10天,居民参与率在25%左右,进入5月逐步上升到50%,进入6月以后,有7个投放点居民参与率达到80%,其余的点多在60%,平均参与率在70%。
图片
    当然,最关键的是,居民的投放准确率到底怎样呢?
    刘金利表示投放准确率在80%以上,因为玻金塑纸+有毒有害分类桶让分类简单化、标准化,加上义工督导,准确率自然不差。
    本次督导前,市分类中心对绿果果义工进行了两次垃圾分类专项培训,为大家打下了坚实的垃圾分类基础知识,在督导过程中经常与居民进行互动,回答居民提问,由于义工服务点相对固定,所以与许多居民慢慢变成熟人,得到居民的认可。
    “前10天督导中,居民对义工、对督导活动都几乎没什么反应,很冷淡。”刘金利说,一个月后,大家的态度慢慢变了,不少居民开始主动与义工说话,询问情况,“现在不少居民说,2个多月了你们义工还在坚持督导,看来这次政府是真的下决心搞分类了。”
推进2.0版的组合拳
    据介绍,除了组织义工进行督导外,市城管局结合小区实际,也将从社区党员、志愿者、老年人、物业管理等四种人员中组织发展最佳力量担任督导员,安排在小区内集中投放点,每天晚上7点至9点,督导员会在集中投放点进行现场督导,指导、引导、督促居民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同时,搭建了四种督导模式:一是依托基层党组织,发动社区党员参与,建立党员先锋示范督导模式;二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建立“社工+义工”的“双工”联动督导模式;三是发动社区老年人和热心居民共同参与,建立社区自治的督导模式;四是落实物业管理责任,建立以物业为主导的督导模式。
图片
    记者了解到,小区内集中投放点的设置也有统一的规范和要求:集中投放点统一设置有害垃圾、废弃玻璃、废弃金属、废弃塑料、废弃纸类、其他垃圾等6种收集容器,并配备照明设施,收集容器颜色和分类标志应规范、统一和清晰。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小区实行厨余垃圾分类,增设厨余垃圾收集容器和洗手设施等。
    为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督导活动的宣传工作,市城管局在每栋楼大堂、电梯或楼梯口都张贴有《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引》;大堂、电梯或楼梯口已设有电子显示屏或视频播放设备,定期播放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信息。
    下一步,市、区城管部门将通过“行走一线”工作法,加强检查和指导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市分类中心将成立督导组以及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常态化巡查,重点检查123个优秀小区分类设施设置和定时定点督导工作,每周将检查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每周组织志愿者进小区开展1次宣传活动;每月组织周边学校、幼儿园进小区开展1次宣传活动;每月组织街道执法队到小区开展2次生活垃圾分类执法检查等。
养成习惯需要一定时间
    对于楼层撤桶,不少持反对意见的人表示,最讨厌的是提着厨余垃圾进电梯,滴滴答答,气味难闻,所以撤桶是故意找麻烦。
图片
    对此,侨香村居民张先生说,这都是懒人借口。厨余入袋前,先把它的汤汤水水在洗菜盆滤干,然后再下去投放,怎么会滴滴答答呢?张先生认为,政府在推进垃圾分类时应放开手脚,别畏首畏尾,绝大多数的人经过一定的时间都能养成分类习惯。对于极少数拒绝分类的,以后法律出台,依法处治即可。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6Rank: 6Rank: 6

666666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 登录 后才可以回复,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QQ帐号登录
高级模式意见反馈
fastpost
关闭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