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7 @' u# k! u2 S! a) P1 z A( F3 I
8 H, T1 J# ]' R# E! s. t; g8 l4 h0 U
加强防范戒备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师生、家长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各地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能力,把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各个环节。要定期开展各类安全专题教育,经常性地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注重家校协同,以上下学途中突发安全事件应对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着力让安全意识融入家长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
' q+ j$ F( ]. W+ R1 Y& u, D
$ ~3 b5 u" N9 Q8 r 9月23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20年第5号预警指出,广东、湖南等地近日发生暴力伤害学生事件,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加强指导,妥善处置。目前正值秋季开学复课之际,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校园安全工作尤为重要。各地要记取近期学校安全事件的惨痛教训,以预防学生暴力伤害、校园及周边治理、学校周边特殊人群管控为重点,立即组织开展一次安全隐患起底式大排查,扎紧扎实学生安全“防护网”,尽最大气力守护学生生命安全。
0 l8 U& D3 z6 F' s4 m* ]
6 m& |; ]6 t8 G6 X E 近年来,各地时有发生暴力伤害学生事件,造成部分学生伤亡悲剧,令受害者家庭陷入痛苦之中,社会大众也为之恐慌不安,凸显了此类行为的危害性。暴力伤害学生是严重的犯罪行为,其性质极为恶劣,社会负面影响非常大,往往会激起民众的愤怒和不满情绪,各界要求严厉打击暴力伤害行为、严惩犯罪嫌疑人、维护学生人身安全的呼声不断。
4 d4 x0 {* p- E- _& C, w ( |( z3 v- N+ ]
多起事件表明,暴力伤害学生大都是突发性事件,集中于上学、放学期间,在学校门口或者距离不远的街道。由于事发突然,受害者又是中小学生、幼儿群体,面对暴力缺乏抵抗能力,如果不能及时阻止,会给孩子们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对暴力伤害学生事件需要采取全方位防治措施,以多措并举的手段防范暴力伤害,并建立迅捷响应机制,在最短时间内制止犯罪行为,尽量将伤害降低到最小,全力保护学生安全。
+ |! C: x4 G% N4 W: {( I1 m% h1 Z
* g7 u, a7 [% w2 n3 l 目前,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保卫工作主要由学校聘请的保安负责,或者与安保公司合作。部分学校条件有限,甚至只有一两名老年人看门,往往缺乏专业训练,应对突发暴力伤害行为的能力不足。各地需要从制度和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确保各地学校配备合格的安保人员和防暴设备,并对其加强日常训练,定期进行防暴演练,以提高防范能力。
" d* j$ @3 y3 ^& `! i' i
1 f. e( W4 n5 P* l0 `+ ?8 J6 P 从打击暴力伤害学生犯罪的角度看,最有效的震慑和防范手段是加强警力戒备,提升应急响应速度。因此,有必要探索在各地中小学、幼儿园周边设立岗哨,安排交巡警流动执勤、巡逻排查,一方面可以维持上下学高峰期的交通秩序,保障学生通行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形成震慑力,吓阻犯罪分子,防范暴力伤害学生犯罪行为发生。如果发生暴力犯罪,现场警力也可及时出手控制,以尽力减少伤亡。
0 k8 U! i$ e# {+ C2 Q $ E6 A) |+ q' C( F) l
加强防范戒备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师生、家长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按照国务院教育督导办的预警部署,各地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能力,把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各个环节。要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开展各类安全专题教育,经常性地开展应急疏散演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注重家校协同,以上下学途中突发安全事件应对为重点,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和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着力让安全意识融入家长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
{( c$ ^+ G0 h) { , g' C7 s: z0 `, _# q
暴力伤害学生的行为,乃是向弱者下手,这本身就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暴露出犯罪分子内心的软弱。从各地发生的案例看,大部分犯罪分子属于社会边缘人员,在事业、生活、情感等方面受挫,对未来悲观失望,或者存心报复社会。对此,政府应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对社会边缘人群施以托底政策,建立心理疏导、调节机制,鼓励心理疾病患者就医、寻求心理救助等,帮助他们合理释放压力,以最大限度减少对社会的仇视和伤害。(北京青年报)1 t8 X% P9 l1 u" T: e- x j% S
) Q1 L& Z1 c+ i1 m
8 e, ?1 _7 b: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