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罗湖家园网讯: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去社康看病,越来越多的人签约了属于自己的家庭医生。5月19日是“世界家庭医生日”,记者从罗湖区卫健局了解到,罗湖区建成社康机构58家,实现了15分钟内医疗卫生服务圈。去年罗湖社康基本诊疗超过300万人次,超过50万人签约家庭医生。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高
一连串的数据可以说明罗湖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
据介绍,罗湖区全面推行“区域社康中心+社康中心(站)”的“1+N”社康分级分类管理模式,实行地域分片包干管理,促进社康机构同质化、均衡化发展。社康中心卫生技术人员总数达1363人,其中执业医师661人,护士501人、全科医生398人(达到每万常住人口3.87名)。
硬件软件条件配齐,罗湖居民更愿意去社康看病了。2019年,全区社康中心基本诊疗达330万人次,双向转诊达6.9万人次,其中社康上转医院37638人次,医院下转社康31448人次。同时,组建了316个家庭医生团队,家庭医生签约52.1万人。累计建立家庭病床5522张,其中2019年新增980张。
为了做好居民的健康守门人,罗湖区加大全科医生引进力度。通过公开招聘新增全科医生45名;扩大全科医师规培招生和转岗培训规模,4家全科医师社区实践基地共培训学员25名,选派了52名专科医生参加全科医学转岗培训。同时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组织开展了31场全科医生培训班,安排30名全科医生到集团医院轮转,选派6名优秀基层全科医生赴澳大利亚蒙纳什大学参加全科医生研修项目。并落实全科医生补助政策,推动落实“全科医师一次性生活补助”和“全科医生聘任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倾斜政策。
社康机构服务各有特色
罗湖区还根据街道、社区人群结构特点和医疗服务需求,让社康机构进行自主功能定位,形成发展各有重点、服务各有特色的差异化发展格局。罗湖区翠岭、黄贝岭社康中心建设成为医养护一体化的社康机构,并建设伤口造口特色门诊;莲塘街道社康中心成为全省首家建设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中心),开展高水准的糖尿病、尿毒症等代谢性疾病管理服务;笋岗街道社康中心建设成为深圳市首家集视力筛查、儿科、儿童康复保健、妇女盆底保健、五星预防接种门诊为一体的标杆性社区妇儿保健示范门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