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94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高校垃圾分类回收现状与处理办法

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5-5 23: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统计,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约4亿吨,建设垃圾5亿吨左右,此外,还有餐厨垃圾1000万吨左右.现在,全国城市每年因垃圾造成的损失约近300亿元(运输费、处理费等),而将其综合利用却能创造2500亿元的效益.为维护绿色生态环境和维护人民生命健康,中国环保部和国家标准委两个部门宣布从2017年9月起,中国将禁止进口4大类24种“洋垃圾”.由此可见,如何集约化管理国内垃圾,创新生态产业链,利用垃圾升级绿色产业链,创造利润,是当前市场经济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校园垃圾处理现状调查

(一)数据来源和样本分析

此次研究调查数据样本主要来自河南大学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通过网络调查问卷和校园实地采访的方式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并收到有效问卷二百余份.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了大学生对垃圾分类情况的认知与态度以及想法建议,为垃圾分类回收机制同大学生校园生活相结合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与可行性探索.

(二)问卷内容与数据分析

众所周知,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其年垃圾清运量自然不容小觑,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河南省2016年全年垃圾清运量已达915.39万吨,对于有限的土地面积,如此数目庞大的垃圾足以使填埋和焚烧式的垃圾处理难以消化.据调查,河南大学日垃圾产生量约40吨,除少部分可回收垃圾由学校保洁人员和宿舍管理员分拣回收外,其余垃圾则由垃圾清运车统一转运至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进?恚绱说湍芨吆模廴净肪车拇矸绞秸潜疚囊馔几慕?之处.

(三)垃圾源头处分类行为分析

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赞同在垃圾分类回收中垃圾排放者应发挥最大作用.而垃圾投放群体中会进行垃圾分类投放的学生仅占32.5%,想要这样做但不会分类的占10%.这就表明,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有意进行垃圾分类投放的.不会分类投放的学生,一方面是自身主动性不高,倾向于被动接受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另一方面揭示了高校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工作不足.

三、国外垃圾分类模式借鉴

(一)英国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分类垃圾回收的国家,采取奖优罚劣的机制.政府先后在全国范围内50万个垃圾箱上都安装了芯片,用来监测居民生活垃圾的产生情况.如果居民所倾倒的垃圾超过限量,将缴纳额外的处理费用;而对于倾倒量少的居民,政府就会适当地给予奖励.安装芯片即表明使用智能垃圾桶来检测垃圾的重量,成本较高但相对于人工检测省时省力.

(二)日本

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分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其鲜明特点是培养居民垃圾分类习惯和进行有效的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并且实施严厉的惩戒制度,为了将生活垃圾有效分类,政府颁布了严厉的法律,制定了繁琐的细则,高昂的违法成本有效规避了日本人乱扔垃圾的行为并确保了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执行.除此之外,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并具有完整的垃圾回收体系.日本公民从小学开始便接受垃圾分类教育并被组织参加垃圾处理流程的实地参观,使垃圾分类观念深入人心.

(三)德国

德国垃圾分类办法虽无日本垃圾分类的细化繁瑣,但降低了居民垃圾分类成本,提高了垃圾分类的便利性.垃圾桶的颜色作为垃圾分类的一种判断标准,无论小孩还是老人都能轻易准确识别提高投放垃圾便利性与准确度.但是有利便有弊,现代产品制造与包装越来越繁复多元,产生的垃圾也纷繁复杂,较为粗略的源头分类必将削弱整体分类的低效率.鱼与熊掌不得兼得,我们应当平衡二者关系,吸收借鉴加以改良.

三、高校推行垃圾分类的解决方案

就目前来看,校园内缺乏垃圾分类的机制和条件.因此,经过认真分析和研究,笔者提出下图所示垃圾分类机制

我们知道垃圾分类工作的长足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努力,同样,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除了在源头处保证正确分类投放也离不开后续工作的配合与完善.调查中发现,部分同学担心源头处分类投放的垃圾在后续处理过程中出现之前统收统运的现象,这就需要政府机构配合高校垃圾分类活动的开展,对垃圾清运车进行改造,分类投放,让垃圾最终到达其实现价值的地方.

四、结语

人类是垃圾的制造者,也是垃圾的受害者,高校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响应十九大提出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将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处理落到实处,通过校园垃圾分类回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对发达国家垃圾处理先进模式的借鉴,培养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促使其养成垃圾分类习惯,从而更好的推进垃圾处理向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方向发展.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 登录 后才可以回复,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QQ帐号登录
高级模式意见反馈
fastpost
关闭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