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120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落花不扫很赞,可环卫工加重的负担,怎么算?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4-20 12: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近日,上海首条“落樱不扫”道路在杨浦区江湾城路展开试点,“樱花路”保留5天不扫,以精细化的“捡拾”进行保洁,让市民全方位体验樱花之美。

1.jpg

2.jpg

面对这满地花瓣,是扫是留,网友看法不尽同。

支持者认为顺应自然与民心,希望推广,落花不扫反而留住了春色也透出城市温度。

3.jpg

4.jpg

而反对者则担心增加环卫工负担,花瓣腐败还影响环境卫生,情况严重则影响市容市貌。

5.jpg

6.jpg

落花不扫,中国古代早有先例

唐代岑参《蜀葵花歌》就有:“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扫。”元代郝经《落花》有:“狼藉满庭君莫扫,且留春色到黄昏。”等等“落花不扫”的写照。而且透过中国古代典籍,我们发现古代绝大多数场合就是——落花不扫。

当然,古代农耕时代的做法,究竟适不适用于现代城市管理,也是视具体情况而定的。

去年11月,河南郑州某街道环卫工用高压水枪打落树上的黄叶,促使树叶加速落下,引发舆论关注。环卫工称,领导检查要求看不见一片树叶,这很难做到,把叶子先打下来能集中清扫。

不得不说,“不见一片落叶”的规定,不仅过于苛刻脱离实际,而且,从自然的角度来看,落叶的存在,也是正当且合理的,并不能完全将其与“影响市容市貌”划等号。上海这条“落花不扫”的道路,与“不见一片落叶”的规定,形成了鲜明对比。既顺应了自然,又照顾市民的感受。

7.jpg

面对落花、落叶这些城市也不扫

南京:

10条道路、7个公园景区、20处市民广场落叶不扫

2018年11月,江苏南京启动“落叶不扫”活动,在天气较好的情况下,南京主城区的10条道路、7个公园景区和20处市民广场将保持落叶2至3天不清扫,为市民和游客留住美好风景。(据《人民日报》)

济南:

12个公园两天不扫红叶

2015年11月21日、22日,为了能让济南市民在寒流到来之前赶上最后的红叶观赏期,该市园林局延迟清扫景区落叶,让市民再享受一次大自然的福利。据济南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包括济南三大名胜在内的市属12处公园景区在保障卫生保洁的前提下,将最大限度保留园区内的落叶景观。(据《山东商报》)

杭州:

只捡垃圾不扫银杏叶

2015年11月,杭州南应家河边上银杏林就黄了,考虑到景观和市民拍照的需求,负责这个路段保洁的公司已经停止游步道银杏叶的清扫,只捡拾垃圾,管理部门还在游步道旁的绿化带里拉起飘带,防止市民随意进出踩坏了落叶,等到12月上旬,银杏树叶全部掉光,再开始清扫落叶。(据新蓝网)


世界各地对待落花的态度如何?

日本:市民自发清扫

日本没有专门清扫街道的清洁员,都是市民自发清扫的,负责各自居住周边的卫生,日本人觉得落英缤纷是美景,是大自然的赠与,一般不会清扫,实在要清扫也是扫到路边而已。

澳大利亚:赏几天再扫

澳大利亚有一种蓝花楹,落花时很美,也不会被马上清扫掉。而是最后用巨大的吹风机把花瓣吹到路边泥土里。

美国:不是每天清扫

因为美国大街小巷的清扫不是每天都有的,所以有了落花,也不会被马上扫走,而公园里的落花落叶则根本不会被清扫。

英国:不准扫落花

英国是不准清扫落花的,很多地方连落叶都不给清扫,“除非是影响到市容(镇容)了。

网友建议

相比较而言,上海采取的事精细化城市管理,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环卫工人的负担,毕竟工序更复杂了,环卫工人工作量也翻了一倍。强调这一点,并不是对精细化城市管理的否定,而是要提醒相关部门看到环卫工人的辛苦,对他们的付出也要有给予相应的回报,比如适当的补贴,或者适度调整工资待遇等,这也是管理的精细化。

城市管理还是要灵活一些,不要死板机械。现实中应该有为了整洁安全等需求扫落叶,也应该有精细管理下的“落叶不扫”,类似这样的兼顾越来越多,才会成就城市治理的现代化。(文章转自环境司南)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3Rank: 3Rank: 3

2
发表于 2020-5-23 17:58 |只看该作者
城市管理还是要灵活一些,不要死板机械。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 登录 后才可以回复,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QQ帐号登录
高级模式意见反馈
fastpost
关闭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