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96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圳首条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廊道”完工

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4-18 11: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深圳首条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廊道”完工

人民网深圳4月17日电(吕绍刚、王星)日前,深圳首条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廊道”——大鹏新区排牙山-七娘山节点生态恢复工程完工。该工程将为以豹猫为代表的大鹏半岛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野生动物,打造适宜迁徙与觅食的生态环境。

          大鹏新区森林覆盖率达77.74%,野生植物种类占深圳市的70%、广东省的26%。该新区南北向主干道坪西快速公路,将半岛两座高山排牙山与七娘山隔断,导致生境破碎化问题。在此背景下,大鹏新区在深圳率先开展生态廊道建设。

          大鹏新区排牙山-七娘山节点生态恢复工程位于大鹏半岛南澳北部山隘,南接七娘山,北接排牙山-笔架山-田心山,建设面积约100公顷,是深圳市20个关键生态节点之一,也是保证大鹏半岛南北向连通的重要生物通道。

          “生态廊道好比为动物们架座桥,不能只注重景观效果,要让动物爱走、愿走,尽可能与周边环境一致。”大鹏新区建筑工务署市政工程部部长林勇华介绍,为了建好这座给动物的“桥”,大鹏新区建对绿化树种反复推敲,优先种植大鹏半岛乡土树种,如仁面子树、秋枫、芒果等,并通过对地形的调整,尽可能模拟近自然的环境。

          此外,该工程还营造沼泽、水塘等不同类型湿地,为昆虫、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等动物,提供满足其栖息及觅食的环境,同时增强湿地的调蓄能力。

          据悉,首座“生态廊道”建设完成后,将主要应用足迹检测法与自动摄影法及摄像监测法,通过设置野外高清红外相机用于实现科研监测,并结合野生动物状况及规律对新区生态廊道体系进行优化,不断完善,建成最合理、最有效和最经济的野生生物廊道。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 登录 后才可以回复,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QQ帐号登录
高级模式意见反馈
fastpost
关闭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