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90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态保护存在问题

Rank: 3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4-7 08: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4
问题对策
[size=1em]编辑



存在问题

生态环境脆弱。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高寒地区、 喀斯特地区、 黄土高原地区等生态环境脆弱区占国土面积的 60%以上,这些区域对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较为敏感,容易出现退化现象。 生态环境压力大。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但单位 GDP能耗、物耗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单位GDP 的废水、废弃物排放也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中国生态环境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一些生态和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 生态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及标准不完善。中国已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侧重点不同,尚未形成系统的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各资源法大都是针对自然环境中的某一特定要素制定的,没有考虑 到 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机整体性和各生态要素的相互依存关系,缺少综合性的生态保护法。 生态保护投入不足。生态保护投入与面临的生态问题不相适应,生态保护任务难以落到实处。生态保护资金投入少、投入渠道单一,生态治理工程效益有待继续提高。 生态保护的科技及信息支撑薄弱。生态保护涉及领域广泛,制定政策和措施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和信息,生态保护科研力量有限,尤其是生态监测尚处于起步阶段,信息不足,渠道不畅,难以为管理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




主要对策

(1)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制定有关生态保护、遗传资源、生物安全、土壤污染等方面的法律,制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矿山生态恢复、生态脆弱区评估、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生态旅游管理等法规和标准。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国家法制化管理体系之中,加大对重点区域和流域的重大生态破坏案件的查处力度。

(2)制定和完善生态保护经济政策

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损失纳入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引导社会经济发展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到注重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上来,建立生态保护经济政策体系。建立 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下游对上游、开发区域对保护区域、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受益人群对受损人群以及自然保护区内外的利益补偿,积极探索建立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共享机制。

(3)构建生态系统监测体系

建立并逐步完善生态系统监测网络。 加强对重点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 开展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的监测, 建立生态监测和预警网络, 提高生态系统监测能力, 在此基础上对 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优先建立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状况监控系统,建立重大生态破坏事故应急处理系统。

(4)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投入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建立合理的、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不断拓展生态保护和建设投融资渠道。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参与生态保护和建设。建立健全生态审计制度,对生态治理工程实行充分论证和后评估,确保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5)大力开展生态保护宣传教育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弘扬环境文化,倡导 生态文明,努力营造节约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舆论氛围。加强对各级领导决策者的培训,开展全民生态科普活动,提高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

(6)大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引进吸收国外资金、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提高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 和管理水平。积极参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荒漠化防治、湿地保护、臭氧层保护等国际公约,履行相应的国际义务,维护国家环境与发展权益。建立环境风险评估机制和监控体系,严格防范污染转入、废物非法进口、有害 外来物种入侵和遗传资源流失。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 登录 后才可以回复,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QQ帐号登录
高级模式意见反馈
fastpost
关闭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