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2000年,全国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显示,中国近1/3的国土生态环境质量优良,1/3的国土生态环境处于差或较差水平。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中国 森林面积为1.75亿公顷, 森林覆盖率18.21%,森林蓄积量124.56亿立方米,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不断增加,森林质量趋于提高。但中国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和八分之一,森林资源仍存在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过度采伐等问题。中国天然草原面积3.93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41%,但有90%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退化、沙化草原已成为中国主要的沙尘源。近几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 草原保护和建设的投入,实施了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 草原围栏、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草原生态建设工程,取得了较好成效,但草地仍面临过度利用和退化的巨大压力。 中国湿地面积3848万公顷(不包括水稻田),面积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全国 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600万公顷,约有40%的 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但由于对湿地的长期侵扰和开发,大面积的天然湿地被水稻田等人工湿地所替代。 天然湿地大面积萎缩、消亡、退化仍很严重。 中国 耕地面积1.22 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 12.7%,是中国 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 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的改进,使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但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农膜等的大量使用,对农田的生产力和周围的 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国海域面积 300 多万平方公里,约为陆地面积的 1/3。近几年来,国家进一步 加强了 海洋生态环境的综合管理,加大了对非法围、填海等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已审批用海项目实行严格监管。但由于 沿海地区人口快速增长,经济发展迅速, 海岸带开发利用速度加快,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破坏加剧,海域总体污染状况仍未好转,近岸海域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分布最多的国家之一,荒漠面积 263.6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 27.5%。集中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由于 荒漠植被的过量利用和 内陆河上游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荒漠植被和荒漠区绿洲的生态退化。中国城市绿地面积不断扩大。截至 2004 年底,全国 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 31.66%,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 7.39 平方米。但中国城市水资源短缺,城市绿地面积小、功效差等问题依然存在。全国仍有 76 个城市人均 公共绿地不足 3 平方米,有 36 个城市绿化覆盖率不足 10%。中国政府高度重视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把防治农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环境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但农村“脏、乱、差”的现象仍然存在,生产、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废物、垃圾乱堆乱放,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问题比较突出。二、自然保护区和重要 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