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标题:
春游冀南之四:成语之乡邯郸城
[打印本页]
作者:
自由行走
时间:
2024-11-22 22:30
标题:
春游冀南之四:成语之乡邯郸城
春秋末年,五霸之一的晋国被赵、魏、韩三家大夫瓜分。公元前403年,周天子分封赵、魏、韩三家为侯国。“三家分晋”,是春秋与战国的重要分界点。此后,赵、魏、韩都成为了中原大国,加上原有的秦、齐、楚、燕四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邯郸,战国时期作为赵国都城达158年之久,是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我国最著名古都之一,不仅在华夏历史上占据着辉煌的一页,在文化方面也留下了丰富的遗产。据了解,同赵国及邯郸历史相联系的成语典故多达一千五百多条,其中许多成语已至家喻户晓,因此,邯郸素有“成语之乡”的美称。
广府古城游览完毕,我们仍乘坐605路公交,回到邯郸市区,在丛台广场下车。丛台广场上,伫立着英姿威武的赵武灵王塑像。
作者:
自由行走
时间:
2024-11-22 22:32
走进紧邻丛台广场的丛台公园,这是一处市民休闲的好地方。
作者:
自由行走
时间:
2024-11-22 22:33
公园内林木茂盛,百鸟争鸣,花草繁茂,碧水荡漾,与之相映成趣的,是园内的武灵丛台古建筑。
作者:
自由行走
时间:
2024-11-22 22:35
武灵丛台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发生地。战国时期,赵国本是一介小国,武灵王即位后,决心使国家强盛起来。当时北方少数民族被称为“胡人”,他们身着窄衣,以能征善战著称,武灵王遂让赵国上下都改穿胡服,勤练兵马,终于使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关于武陵丛台,颜师古《汉书注》称,因楼榭台阁众多而“连聚非一”,故名“丛台”。古人曾用“天桥接汉若长虹,雪洞迷离如银海”的诗句,描绘丛台的壮观。史载丛台上有天桥、雪洞、妆阁、花苑诸景,规模宏大,结构奇特,装缀美妙,名扬列国。
现存丛台是明清以来的修复建筑,虽非两千多年前的原貌,仍显雄伟壮观。其间有明代城墙残段,清同治年间复修的丛台,1922年重修的武灵旧馆,建于1931年的“回澜亭”,1964年重建的据胜亭等。
作者:
自由行走
时间:
2024-11-22 22:36
武陵丛台:
作者:
自由行走
时间:
2024-11-22 22:37
武陵丛台:
作者:
自由行走
时间:
2024-11-22 22:38
台上古槐,相传是明代嘉靖年间所植,距今已有四百多个春秋。武灵丛台是当时赵国国力强盛的标志,现在依旧是邯郸的象征。
作者:
自由行走
时间:
2024-11-22 22:39
武陵丛台:
作者:
自由行走
时间:
2024-11-22 22:40
武陵丛台:
作者:
自由行走
时间:
2024-11-22 22:41
武陵丛台:
作者:
自由行走
时间:
2024-11-22 22:42
武陵丛台:
作者:
自由行走
时间:
2024-11-22 22:43
走出积淀深厚历史文化,环境优美、游人如织的丛台公园,步行十多分钟,我们来到北关,远远看见一座拱券石桥,南北横跨于沁河之上,这就是著名的学步桥。
作者:
自由行走
时间:
2024-11-22 22:44
学步桥,其名源自成语“邯郸学步”。相传2000年前,一个燕国人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姿势优美,便不远千里而来,跟在邯郸人后面学走路。结果不但没学会,反而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最后爬着回到了燕国。
作者:
自由行走
时间:
2024-11-22 22:45
学步桥原为木桥结构,因常遭水冲,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改为拱券型石桥。桥下设有三个大桥孔,大桥孔两侧附设四个小孔,桥孔中心处雕有向下俯视的狮头。桥两旁各有19块拦板和18根望柱,护板上均雕有历史人物故事和精美的狮子、猴子等动物。桥的规模不算很大,然而其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鲜明的民族建筑艺术风格。如今,桥上依然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作者:
自由行走
时间:
2024-11-22 22:47
“相如回车为赵国,廉颇负荆痛悔过”。成语“负荆请罪”的故事亦发生在赵都邯郸,说的是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被称为“将相和”。游览了学步桥,我们沿着陵西大街一直往南走,路东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巷子,稍不留意就会错过。巷子虽小,来头不小,这就是“蔺相如回车巷”。
这条全长不足百米,宽仅1.8米的小巷,相传战国时赵上卿蔺相如曾在此处为大将廉颇回车让路,故名“蔺相如回车巷”。巷子西边临街有一个小小的广场,广场前一块石碑,上书“回车巷文化广场”。
作者:
自由行走
时间:
2024-11-22 22:48
巷子东边,临街有两块石碑,大的石碑为“回车巷碑记”,小的石碑为“蔺相如回车巷纪念碑”。信步巷中,遥想当年蔺相如回车让路之非凡气度。
在邯郸市区游玩的三处景点:武陵丛台、学步桥、回车巷,即相关成语故事“胡服骑射”、“邯郸学步”、“负荆请罪”。涉及成语典故的地方,多不胜举,千年古都邯郸,不愧为“成语之乡”。游于邯郸,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人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作者:
自由行走
时间:
2024-11-22 22:49
谢谢浏览!
欢迎光临 深圳论坛 (https://wsq.sznew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