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习时间不断提前、实习诉求越来越普遍,有利也有弊。当实习带上攀比的意味,“唯大厂论”“唯薪金论”甚至“唯时长论”就会盛行,学生若迷失其中,极易丢掉学习的初心。青年人最宝贵的能力是创造力,最宝贵的财富是试错的勇气。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青年人积极参与,敢于发问,尝试创新,有助于激发职场新活力。
——《大学生实习需常怀“牛犊之心”》(南方日报)
教练员在校园中为学生提供专业运动指导,前提仍然是提升体育在全学科中的地位,体育课开齐开足,确保专岗专用,避免教练员陷入“专业技能无处施展”的尴尬境地。解决上述问题,既需要多个部门协调合作,提供更多支持保障,激发各地参与积极性,也需要在培训、招聘、教学、考评等流程衔接上把握尺度,平衡好灵活与公平。
——《大中小学岗位“上新” 体教融合迈出重要一步》(光明日报)
面向高中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存在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学生的专业选择、职业选择上,可能存在强化偏见和歧视的问题。虽然我国各类高等教育中女生占比均超过男生,但是,“女生适合什么专业”、“女生适合什么职业”这类话题,还在生涯教育中很常见。学校或认为这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与规划,可从根本上说,这还是在因循旧有的模式化教育理念。
——《对学生的生涯教育该如何正确打开》(北京青年报)
来源:南方教育时报欢迎光临 深圳论坛 (https://wsq.sznew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