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职节目《非你莫属》中,一个中专毕业的90后小伙,平时拿着两三千元的工资,却一心想着应聘公关,总裁助理的工作。
当现场的老板和CEO,问他有什么优势时,他说自己人脉广,认识格力的董明珠和新东方的俞敏洪。
当时主持人很好奇地问他怎么认识的,他自豪地说,是在一个企业协会上,对方主动给自己的联系方式。
结果现场所有人都在质疑,这些名人是礼貌性地给名片,不会真的想结交他。
他为了证明自己,主动提出在现场拨打两个人的电话,结果根本无人接听。
许多人总喜欢把结交高人当要事,把圆滑世故当本事。
可惜,人脉是开路的利剑,也是自缚的茧。
把时间都花在经营关系上,自然没时间去增值自己。
这世界终究凭实力说话,你多少价值,决定了你在别人心中的位置。
作家@粥左罗刚入行时,不拜大咖,不混圈子。
他道出背后的原因:不是我不想,而是我没资格。
他不断苦练基本功,基本零社交。
一整年下来,只干一个事:讲课。
他没参加过任何形式的行业饭局,也没有公开在行业峰会上露过面;
他的线上课那么多学员,从来没加过微信;讲的线下课,只提前十多分钟到,讲完就走,从不社交。
有课的时候他就订票去讲课,没课的时候他就呆在办公室写课,录课,日复一日。
后来,他创业后,有个投资人主动找到他,表示对他很认可。
那是他第一次见投资人,于是请教之前的老板:我如果想拿投资,还想见其他投资机构或投资人,我应该怎么办?
老板说:直接约啊,你现在都能约出来了。
那时候他才意识,他成了一个对别人有价值的人,可以约到很多想见的投资人。
把聪明都用在人情世故上,未必会挣来他人的另眼相看。
把功夫用到实处,一桩桩事用心,一件件任务干好,不断地提升自己,自然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青睐。
▽
曾国藩遍读史书,发现一个现象:
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
聪明用错地方,往往容易招来祸患,看似赢了一招,却输了全局。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从不以弯路取胜,而是日拱一卒,积跬步以至千里。
来源: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