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 2022学年五年级上册《将相和》,19页: 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面。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令赵王鼓瑟。 原著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网搜,《百度百科》): 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浅析 教材把原著之“秦御史前书”改写为“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似欠妥。 原著之“秦御史前书”,前书者呈主动;而教材之“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记录者则呈被动:不忠实于原著重要之事。可谓不“信”。 原著之前书者呈主动,可看出此事是早有预谋,非预谋更不敢自作主张写出“令赵王鼓瑟”的,因之前并无“令”之言之行,而“令”可说是一字千钧,使原来秦赵之间大致平等变上下有别;而教材之记录者呈被动,“叫”才“记”,预谋味趋淡,这不合情理。可谓不“达”。 教材把原著之主动改成被动,弱了秦方咄咄逼人之气势,模糊了秦方前恭后倨的嘴脸。可谓不“雅”。 |
欢迎光临 深圳论坛 (https://wsq.sznew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