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是全国志愿服务的发源地之一,是志愿服务社会化动员模式诞生之地。2018年,深圳市从参与水环境治理等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入手,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吸引志愿者成为常态化“治水服务”“环保服务”活跃力量。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环保志愿服务模式,在海洋保护、河流治理、环保生活等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
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群众基础、调动社会环保志愿者积极性,是画好共建共享生态惠民“同心圆”的关键。深圳市环保组织和环保志愿者作为参与生态治理的重要力量,在开展环保宣教、生态环保项目、公众监督,推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生态治理等方面发挥作用显著。在深圳市社会组织信息平台上,以“环境”“环保”为关键词搜索社会组织名称,数量有80家。早在2000年5月,深圳市志愿者联合会(市义工联)成立了生态环保组,成为深圳市环保志愿服务的先行者。这个小组与市文明办、市生态环境局等职能部门及社会团体有着深入合作,20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推广等公益活动,推动社会各界合力重视环保、参与环保。深圳市志愿服务基金会和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环保志愿服务占比最高。在海洋环保、河流治理、生活环保等领域,总结出了很多环保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的鲜活经验。
环境保护是一项对专业要求很高的工作,专业水平决定了环保志愿服务的能效。为提升志愿服务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能效,以水污染治理为试点,深圳市率先推出“地方政府+专家学者+社会组织”的创新模式。依托专业权威机构力量,以及全国高校、智库研究院、全球水伙伴等研究机构的专家,为志愿者参与水污染治理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同时通过组建专家委员会、注册生态环保社工机构、创新教育培训体系、推动机制化创新等,将普通社会力量打造成专业的环保志愿者队伍,推动专业化发展。在海洋保护、河流治理和垃圾分类三项主题活动中,由专业人士自发成立的国内首家以海洋保护为主题的民间非营利组织深圳市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多年来致力于海洋环境保护。协会志愿者人数逐年增加,持续探索新业务,拓展新合作,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深圳市志愿者河长联合会通过志愿服务力量参与和带动,创新深圳河流治理模式。截至2021年底,深圳市有注册志愿者260万人,其中环保志愿者有3.6万余人。
欢迎光临 深圳论坛 (https://wsq.sznew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