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标题: 花枝招展之误——七上《春》 [打印本页]

作者: 磁之场    时间: 2021-12-13 08:44
标题: 花枝招展之误——七上《春》
花枝招展之误——七上《春》

教材
    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春》,4页: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注释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浅析
    注释似把“花枝招展”的喻义当作本义。
    “花枝招展”之“花枝”,本指花的枝条,比喻才说美女;“花枝招展”,本义是花枝迎风摆动,喻义是女子艳妆美态。换言之,“花枝”和“花枝招展”,本义说植物,喻义说人:物虽胡越,合则肝胆。
    且看部分辞书对“花枝”和“花枝招展”的释义:

    《汉语大词典》——【花枝】①开有花的枝条。(书证略,下同)②比喻美女。
    《汉语大词典》——【花枝招展】谓花枝迎风摆动,婀娜多姿。比喻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花枝招展】开满鲜花的枝条迎风摆动。比喻女子打扮得格外漂亮。
    《中国成语大辞典》——【花枝招展】花枝迎风摇摆。形容景致妩媚。也比喻女子打扮得十分漂亮。

    《红楼梦》二七回:“每一棵树头,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这“花枝招展”,用本义解释说得过去,但喻义就说不过去。
    辞书注释,先本义,后喻义,让人不但知其然(喻义),还知其所以然(本义)。换言之,若有本义、喻义,则本义前置,喻义置后。
    教材之释第一错,喻义不当地出现在首位,使人误以为它就是本义。
    教材之释第二错,喻义针对本义而言,但两者同质,不可作喻(前者“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后者“比喻姿态优美”,说的都是同一人或同一类人)。
    教材之释第三错,它竟连本义也无一语提及。
    另有部分辞书“花枝招展”释义与教材同误,不赘。

    笔者于2018学年起提出上述质疑。






欢迎光临 深圳论坛 (https://wsq.sznew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