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标题:
教育的基础理论——学习(人生)动力
[打印本页]
作者:
yqk001
时间:
2021-7-13 11:32
标题:
教育的基础理论——学习(人生)动力
物理学的基础是各种各样的的力及能源,教育学的基础同样也是各种各样的的学习(人生)动力。
学习(人生)动力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结果型动力,如目标、成绩、名次、荣誉、欲望、梦想、理想、金钱、大学等;一类为过程型动力,如兴趣、习惯、责任、爱国、爱情、友情、信仰、忠孝仁义等;
学习(人生)动力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就像大自然的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如我们熟悉的那句话—“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看似是理想,是结果型动力,实则是由爱国这种过程型动力转化而来的。有的孩子为了争取好成绩而努力学习,有的孩子为了学习知识而争取好成绩,两者看似相同,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以成绩这种结果型动力为源动力,再将其转化为兴趣这种过程型动力,后者则是以兴趣这种过程型动力为源动力,再将其转化为成绩这种结果型动力。不同的学习动力会使孩子走上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就如有的人为了金钱而努力去爱,有的人为了爱而努力挣钱。
结果型动力具有爆发性,来得快,来得猛,但持久性不足,当目标实现,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也会很快随之消失无影无踪。过程型动力不具有爆发性,来得慢,需要长时间的培养,但更具持久性,可以持续一生一世。
因为结果型动力具有爆发型,所以以成绩,名次为学习动力,很容易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一旦获得自己想要的成绩(名次),或者进入大学,社会后,不再讲成绩,名次,孩子也会失去人生动力,停止前进,被他人超越。而过程型动力虽然来的慢,需要长时间的培养,但更具持久性,即便获得好成绩,进入大学,社会,也会不骄不躁,一如既往的努力学习钻研。
结果型动力极度依赖信心,否则就会有心理压力,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而过程型动力则不依赖信心,反而会使人专注,进而心情宁静。
结果型动力极度依赖信心,但信心怕挫折失败,怕磨难等。随着成长,孩子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各种的挫折磨难,信心也会不可避免的一点点消失殆尽,只能用虚荣,奢侈品等来维持,嫉妒他人的成功。所以以成绩,目标等结果为动力的孩子就如同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吃雨打,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而以兴趣、习惯、爱国等过程为动力的孩子不受挫折失败影响,反而会把它们当成营养,就如那句名言——“失败是成功之母”,一直稳步前进。
过程与结果,付出与收获需要平衡。
太看重成绩、名次等结果的孩子总喜欢投机取巧,走捷径,掠夺本该属于他人的成果,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相反以兴趣、习惯、责任、爱国等过程则乐于助人,奉献。对社会而言,如果两者失衡,则会让社会失去和谐稳定。
作者:
yqk001
时间:
2021-7-28 08:27
我是理科生,本意只是因心态而失败,只为找到心态的根源及解决办法。谁知越想越多,越想越远。没系统学过哲学,参考物理的牛顿力学定律,得出此理论。
作者:
yqk001
时间:
2021-7-28 14:01
“拖延症”常见于以成绩、名次为源动力的孩子身上,原因是结果型动力具有爆发性,来得快,过程型动力不具有爆发性,来得慢,从而导致结果型动力转化为过程型动力相对困难,成绩转化为学习的兴趣相对困难,用古人的话说就是“知易行难”。
作者:
yqk001
时间:
2021-7-31 10:48
社会越来越在意结果,而结果极度依赖信心,但信心怕挫折磨难,所以越来越不敢挑战,也让社会的阶层越来越趋于固化。
作者:
yqk001
时间:
2021-8-1 17:40
梦想有两种,一种是纯粹的梦想,属于结果型动力,一种是由兴趣、爱国等过程型动力转化而来的梦想。
为什么有的人能坚持梦想,有的人却坚持不住梦想?纯粹的梦想是结果型动力,依赖信心,也就怕挫折磨难,所以坚持不住梦想。由兴趣、爱国等过程型动力转化而来的梦想,不依赖信心,也就不怕挫折磨难,所以能够坚持梦想。
为什么有的人梦想是正能量,有的人梦想却把自己送入监狱?由兴趣、爱国等过程型动力转化而来的梦想大多是正能量,因为它能维持了过程与结果,付出与收获之间的平衡。而纯粹的梦想大多过于重结果,导致过程与结果,付出与收获之间失去平衡。
作者:
yqk001
时间:
2021-8-3 08:20
调节心态,克服心理压力,焦虑的办法之知天命:
放下结果,却不放下过程;放下梦想,却不放下奋斗;放下成绩,却不放下学习;放下财富,却不放下劳动。功到自然成,功不到自然不成,一切皆是自然的规律,皆是天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作者:
yqk001
时间:
2021-8-7 10:43
如今社会上很多人认为中国的教育不如欧美,因此一些有条件的家庭花费巨资也要让孩子出国留学。中国的教育也一直在改革,但始终不尽如人意。也许并不是中国的教育错了,不如欧美,而中国教育和欧美教育就如燃油车和电动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
几千年文明传承下来的中国文化认为过程更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过程型动力,如忠孝仁义,所以我们传承下来的教育一直以过程型动力为核心来教育孩子。而欧美文化更看重结果,注重培养孩子的结果型动力,如金钱、利益、欲望等,所以他们的教育是以结果型动力为核心来教育孩子。
我们的教育提倡学习西方文化,提倡国际化,与国际接轨,导致我们的教育核心变了,变得越来越看重结果,变得越来越功利化。这就如同电动汽车换上燃油发动机,肯定是不行,也导致我们的教育无论怎么改也是错误,也造成很多人认为中国的教育不如欧美。
欢迎光临 深圳论坛 (https://wsq.sznew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