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标题:
深化“放管服”改革不容打折
[打印本页]
作者:
等太久
时间:
2021-1-7 18:35
标题:
深化“放管服”改革不容打折
; W7 i- O0 s) F l* x d! S d
# \) ?; o9 b d0 z6 R( {' g
1 _5 V( J' p! ^* T/ u9 K# \2 ~
“有单位要引进高层次人才,来来回回需要盖9个章!”
A+ a8 F. O7 R9 r" N6 @7 ?
; {/ B( X0 o* l) Q: C
尽管各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幅压缩各类行政审批,然而,一些基层单位和市场主体反映,目前仍存在“三放三不放”现象。少数部门、地方放管服做虚文章、设隐门槛、造中梗阻,不同程度影响“放”的成效。
& N1 f3 }5 p' a8 @# R2 V2 `9 s
( s1 |4 Y% T# |1 v Q1 @ y- d
“三放三不放”具体是什么?
- x: M( a0 L8 y4 N+ Y. U: ~5 y% B
+ [' L- j: P+ p- `/ P+ u1 g4 U7 A
一是“虚放实不放”。一些部门放的不是“责大利小”的事项,就是多年不办、无关紧要、不具备普遍性的事项。而与所涉部门利益攸关的事项,例如经济资源审批等,往往出于“多重考虑”紧抓不放。
# f- {/ w1 H, S
9 i! p3 r& d0 t: i
二是“明放暗不放”。一些政策文件中明确“放”,某些地方却制定“土政策”,造成“隐性门槛”。存在“名为备案、实为审批”“新瓶装旧酒”等现实问题,要办事就得先盖多个章。
% Q" a' [4 W ?" V% D& b6 |
: x# u$ @( i, K6 l
三是“此放彼不放”。一些事项涉及多个部门,甲部门放、乙部门不放,或者一个部门放得快、另一个部门放得慢,放权力度不同,审批流程各异,甚至产生扯皮,令社会单位和办事群众无所适从。
% H2 [! s8 m$ V5 h$ V6 X
/ Y; d& w7 a: _ i7 b0 J' B# w! L
显然,“三放三不放”暴露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某些地方放的事项看似不少,却有“凑数”之嫌,未能真正惠及创业等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简政放权在个别地方遭遇“表里不一”,一些好政策、好措施没能有效落实。
5 ~2 O1 W8 ]/ J$ |3 w
6 b2 Z4 o4 L0 e, ^! A F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一场从理念到体制的深刻变革,旨在除去束缚在市场主体身上的“无形枷锁”,剥离错位于行政身上的“有形之手”,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激发社会创造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相关工作必须扎实推进,来不得“表面文章”。
7 q h9 V |! O2 m
8 d2 C# M, Z+ U7 j
地方管理者还要厘清部门利益和公共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要求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对地方各部门来说,当着眼大局、立足长远,放权不能“避重就轻”,更不能“阳奉阴违”。
* E5 O4 d/ T6 g i3 t
, Z( O+ C$ K# ~2 c8 G
审时度势同样重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保住市场主体才能保住中国经济的源头活水,保住小微企业才能保住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正因为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持续改善营商环境、集中精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2020年我国实现新设市场主体2000多万户,更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6 D' v4 a' x2 q2 A# e
, C) b# j# z% t; S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实力度,放出活力,管出公平公正,服出效率。这既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关键,也是应对严峻复杂形势、促进经济稳定恢复的重要举措。
0 V) f* U1 R) P% b B) B j) \* A
" `( e% c' r" o* Q' `
“放水养鱼”离不开“放管服”改革。以“放”促“养”,让市场主体这条“鱼”茁壮成长,在汹涌变幻的世界大潮中乘风破浪。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不容打折。(人民网)
* `. g* Q. U; Q% N$ d `
, c& f( t1 p5 I6 n! x( r' E
) H& W3 G2 G- n$ M
. ^# G4 A- M) O/ J/ x: Q1 z( k
8 Z9 J' v9 ^; }% l& v, D+ x
- x: e$ ]3 p$ k7 i
欢迎光临 深圳论坛 (https://wsq.sznew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